等到汉灵帝驾崩,袁隗以上公太傅之姿,录尚书事,可谓是权倾朝野。
董卓废帝,都要找袁隗商量。
也正是经过董卓之乱后,所谓的皇权、所谓的官衔,都失去了威慑力。
诸侯们以战力、兵戈一决胜负。
现在皇权巩固,三公九卿的地位还是很有压迫感的。
曹操耐心地等待,姿态端正,面不改色。
倒是御史中丞萧瑗,以眼角余光看了曹操几回。
宫里的规矩多,曹操等待了一段时间,才跟着人流入内。
司徒杨赐身形峻拔,气质温润隽雅。
司空袁逢疏眉朗目,容止风仪甚佳。
朝堂泾渭分明,彰显格局。
“陛下驾到!”
刘宏盛装出席,迤逦而来。
“参见陛下!”
群臣袖袍轻举,如云一般乌泱泱地施礼。
刘宏一拂手,示意群臣免礼。
曹操隔着几十步,都能感受到“天心难测”。
刘宏昏庸不假。
可整个大汉,有谁敢和他叫板?
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人,都是录尚书事的辅政大臣。
全被刘宏弄死了。
太尉桥玄担任过尚书令,履历上有司徒、司空、太尉。
然而他从未以三公之职,进入过尚书台。
“益州巴郡賨民作乱,危及地方。”
“益州计吏程包上书朝堂,宜选用廉明太守招抚。”
“诸位爱卿觉得谁最合适?”
刘宏威声开口,视线环顾群臣。
曹操闻言,就知道这是要给益州刺史郤俭擦屁股。
谁去。
谁倒霉。
至于功绩,可谓是微乎其微。
“启禀陛下!”
“板楯蛮攻略三蜀、汉中郡,实为地方官吏无德。当年益州郡诸夷反汉,扣押益州太守雍陟。朝廷遣御史中丞朱龟进讨,被诸夷打败。”
“后来朝廷以李颙为益州郡太守,与益州刺史宠芝发板楯蛮进击诸夷,大破之,益州郡平定。短短几年时间内,心向朝廷的板楯蛮,竟走向了反叛大汉的道路,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唯有查处罪魁祸首,将其绳之以法,才能稳定益州,板楯蛮也会再次归心。”
司徒杨赐进一步抨击,将益州刺史郤俭推到风口浪尖。
刘宏面色一僵,露出不悦道:
“朕是让尔等推举廉明的官吏,不是让你们在朝堂审案的。”
他摆明了态度,要保下益州刺史郤俭。
刨根追底,郤俭也是在为刘宏干活,为刘宏背锅。
“微臣举荐尚书梁鹄,可担此任。”袁隗朗声道。
这是直接把鸿都门学,放到炭火上炙烤。
刘宏脸色阴沉下来,眉宇间透着些许怒气。
梁鹄什么才能,他能不清楚吗?
一个专精八分书的贤才,如何懂得安稳地方?
士族针对鸿都门学,打的是天子刘宏的脸面。
谁不知道鸿都门学是刘宏一手提拔起来的?
陪侍的张让、赵忠等人,沉思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