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跟大家做了一番温馨提示:因为烧饼提的要吃老火锅。
所以他挑的这家老火锅是老牛油火锅,吃完以后大家的肠胃会不断翻涌,如有介意,他可以问老板要碗水,供大家放水里过一过。
只有表嫂举手示意,给自己来碗水。
其余几位朋友都是斯巴达勇士,其实池麦挺担心烧饼和表哥的,毕竟他们肩负了主要的司机任务。
过几天开始走盘山路,交给安竹来开,大家肯定是没什么安全感的。
于是,大家在顺子的带领下,开始调制自己的火锅蘸料。
慢慢的两勺蒜泥,撒上几颗切成段的小米辣,一撮香菜一撮香葱,顺子又让伙计上了一小盘芹菜段,然后放入蚝油;
干碟里捏一撮芝麻和花生碎,放上一勺蚝油,再放一勺醋,爱吃折耳根的朋友又加入了一小捆折耳根,最经典的麻辣火锅蘸料就完成了。
池麦看着其他几位都尝鲜似的放了折耳根,心想后面得有几位会后悔的。
重庆火锅的鼻祖应该叫做“毛肚火锅”。
有位川渝的作家对重庆火锅有过一番这样的描述:
最初,一些水牛贩子为了将无人问津的牛下水售卖出去(牛内脏,主要是肝脏、牛肚等),
而在自己的担子一端准备好了泥炉,并用铁片将自家的铜锅分隔成不同的小格,
在铜锅里加上自制的卤汁,再把锅往泥炉上一架,制成了简易的九宫格火锅。
当时的劳工就是这种小火锅的主要受众了。
劳工们围着炉子坐成一圈,也许互不相识,但是每人认定一格,有点像现在围炉麻辣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