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足印(1)
——
下午六点,一队准时开会讨论案情。
尸检结果与她初检时无大出入。死因是颅骨被尖瓦刺穿,伤处与尸体所躺的尖利瓦片上的痕迹完全匹配,没有被移位过的迹象,亦无重叠的二次创痕。死者胃内容物中存在白酒成分,但量不致死,亦无毒理反应。尸体的致命伤处存在生活反应,可以确定是生前坠落致死,坠落高度为4.5米,符合她判断为坠落起点的那一节窄短台阶的高度。死者脚上的鞋子是公司统一派发的,被穿得很旧,磨损严重,鞋底有明显剐蹭痕迹,亦与坠落起点处痕迹以高度吻合。在现场发现的多处重点痕迹,包括磕碰台阶、三楼天花板、天台地面,均能一一匹配,之前她注意到的几枚残缺的汗渍指印,也被证实的确是来自死者左手。
但很可惜。雨天路泞,建筑本身又没有门窗遮挡,受斜风骤雨影响更甚。截至首次现场取证时,现场被自然条件破坏得比较严重,许多物证的说服力被削弱了不少——烟头上只能提取到极少量DNA,初步鉴定与死者一致,但不论是死者身上的细小划痕、陈旧吻痕,还是螺钉与螺钉上的白色丝线,都已经检验不出太多有价值的数据。
而从孟余和老杨回收的在场四人的劳保手套上,也没有得出太多明朗的信息。
这批手套是公司统一派发的工具。而事实上,根据从公司调查回来的信息得知,与工作服、工作靴不同,手套这种小物件,并不是员工各人专属的,通常都是随取随用,存放管理也很混乱。只有死者今天拿的手套碰巧是新发的,其余人的工作手套都是已经日常用旧的,难免多有磨损。想要仅凭一条极细的棉线判断出来源于哪一副手套,简直天方夜谭。况且,即便是能判断出来自哪副手套,手套的主人也无法精准锁定。
“这是另外四名员工的详细资料汇总,还有死者的社会关系调查结果。”
曲若伽把四个人的户籍内页和基本信息都发给在会每个人,一边简单汇报着。
“这四名员工中,王阳和许东是本市人,两名外地人分别叫杜志伟和陈鸣,这四个人里,入职这家公司时间最长的是王阳,但也就不到两年,最短的是许东,是今年五月份刚入职的。杜志伟和陈鸣都是湘南市人,早些年一起来海市打散工,一年前辗转经人介绍才来的这家公司。这四个人的社会关系不算复杂,目前都没有查到与死者存在利益纠纷。”
“另外,死者廖峰的社会关系也比较简单,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之前结过一次婚,没有子女,现在离异独居,前妻生活在外省,已经联系上了,我也查过,她近期没有回过海市,应该可以排除嫌疑。画廊的产权人的不在场证明也已经核实过了,这位画家从今年六月初就已经出国看展了,也没有查到可疑动机。”
方清月、徐墨和陆瑶也一并跟着翻阅资料看。众人再一次仔仔细细交叉核对了四名员工的询问笔录,四份陈述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发现可疑的相互矛盾之处。
认认真真翻看完所有材料之后,陆瑶有些胆怯地抬起头,向会议桌最右边角落暗处瞟了一眼,又马上收回视线,心脏砰砰直跳。
这是她第一天来警队实习,也是第一次参加案情讨论会,虽然截止目前,这桩案件是意外是人为还尚未定性,但这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个很充实的开始了。
尤其……尤其她还见到了传闻中的“美梦”。
不似照片上那么清爽年轻、意气风发,但偏偏成熟沉稳更甚,令她移不开目光、定不下心神。
……
但作为一队队长,“美梦”并没有主持这一场案情讨论会,负责汇总线索、梳理逻辑的是另一位姓孟的圆脸警官。“美梦”自己则就坐在角落垂着头静静抽烟,一双长腿向前探出好远,听着众人各自陈述的调查或检验情况,时而盯着投屏屏幕,时而低头翻阅卷宗,一言不发。
“死者最近的行程查过么?”孟余问曲若伽。
“查了,但没有查到什么特别的。据公司那边的人说,死者平时生活都比较规律,两点一线,没听说有什么仇家或者感情纠纷,下了班通常就会直接回家。”
“没有新交女朋友之类的?”
“据周围同事和朋友的反馈,是没听说有这回事。”
“不应该啊,不是有一处吻痕么?”
孟余挠挠头,求证式地看了一眼方清月,但后者正在眯眼仔细看现场的几张照片,没注意到。
曲若伽耸耸肩。“不知道。而且据他们说,死者性格比较沉稳务实,人品也挺端正的,不是那种会出去乱搞的性格。”
田尚吴也补了一句。“我在死者家里也找了一遍,没有发现女性用品,那儿看上去确实就是一个单身汉独居的地方,也没有发现死者名下的网络下单记录有什么可疑。如果真有稳定的男女关系,即使身边朋友不知道,多少也应该会有留下点痕迹吧。”
“通话记录呢?”
“还在查,目前查到的一小部分都是一些客户工作往来的电话,还有外卖、快递之类的,没有发现什么可疑。技术科那边说,因为死者手机摔得比较严重,里面的详细数据恢复起来还需要点时间,大概要再等上三四个小时。”施言道。
孟余用手指在桌面上没节奏地点了几下,鼓起自己的圆脸。
“照我看,根据在场目击者的描述,今天一整个上午,除了他们之外,没有人去过案发现场,昨晚和今天白天都有雨,那节楼梯上还留着许多水渍,楼梯栏杆那里,也没有人为动过手脚的痕迹……而且死者午饭时喝了白酒,也没有午休,也许……真就是……脚滑……?”
说完这话,孟余又不太有信心地转头瞟了一眼成辛以。后者正站起身,沿着会议桌,慢慢走到房间另一端去给自己倒咖啡,并没看他,也没像以前那样直接开口骂他“不动脑子”、过早给案件定性。
孟余偷偷松口气。应该……差不多吧……这桩案件,从案发现场、死者死亡时的状态、到尸检报告、目击者口供、互做的不在场证明……基本已经足够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了,就算死者可能有一个身份不明的女性伴侣,也未必就与本案有直接关系。
……
安静了半晌,老杨慢慢开口,率先打破寂静。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案子有一点奇怪……”
其实孟余心里多少是对老杨有点成见的,毕竟名声臭,而且因为没盯紧他,导致自己被头儿骂过好几次,于是这会儿,他毫不掩饰地白了老杨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