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32章 荀圣亲传不好意思,谁不是呢

浮丘伯哼了一声,指向身边的毛亨与张苍两人,道:

“何止是我,此二人皆是荀圣亲传。”

赵高顺势看去,他没想到荀圣亲传的人数还不少。

他之前还以为,就只有韩非子与李斯两人呢。

其实,这想想也不可能。

当年孔子收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

就算条件严苛点,亲传弟子不算那三千,也有七十二人。

而荀子身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弟子自然也不会少。

况且其还三次担任齐稷下学宫祭酒,弟子学生只怕更多。

“失敬失敬,没想到三位竟是李丞相师兄弟。”

赵高稍微重视起来。

咦?

说话的这位叫什么名字来着?

还有旁边两人的名字又叫啥来着?

赵高转头又将浮丘伯、毛亨和张苍三人的名字给忘了。

其实,说是同门师兄弟,但这三人认识李斯,李斯也不见得认识他们。

赵高自以为是地以为眼前三人只是小角色。

赵高语气和气起来道:

“就算李丞相真的力有不逮,不还有我赵高吗?”

孔鲋、浮丘伯等人腹诽:你还不如李斯呢。

赵高也没在意这些人的眼神,继续道:

“在下熟读,不,精通儒家经典,必定会将其中精义且合适的部分融入‘新法家’之中。”

“简而言之,就是取其精,去其糟粕,并且我已经整理出一大部分了。”

孔鲋闻言,眼睛微眯,心中暗暗重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八个字。

浮丘伯当即直身,道:

“简直大言不惭,你既然精通……熟读我儒家经典,当知我儒家全是精华,无有糟粕。”

孔鲋看了眼浮丘伯,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自是知道浮丘伯言语欠妥,儒家自孔子到孟子、荀子,本就不断发展、改良。

而所谓的发展与改良,就是“取精去粕”的过程吗?

赵高笑着回道:

“若真无什么糟粕,荀圣为何要写《非十二子》呢?”

之前,曾提到荀子是儒家的“另类”。

不仅仅是他一个儒家圣人却培养出了两位法家巨擘。

还有就是,他曾批判百家诸子。

比如墨家墨子墨翟、名家惠子惠施、道家宋子宋研、法家慎子慎到。

以及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田骈、邓析等人。

关键是,你批判这些人也就是算了。

但你身为儒家圣人,却去批判另外两位儒家先圣——

述圣子思子和亚圣孟子。

荀子,可以是说批判孟子的第一人。

最后,荀子却又还以孔子继承人的身份自居。

要知道,你才刚批判完人家的孙子和孙子的学生啊。

浮丘伯一时哑然。

孔鲋的表情也有些不自在。

赵高却没放过两人,乘胜追击道:

“再者,若儒家真的全是精华,没有糟粕,为何又会分裂为八呢?”

韩非子《显学》中有言:

自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了邓陵子、相夫子、相里勤三派。

而儒家更狠,直接分成了八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