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33章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儒分为八。

指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

因为,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

又因为,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所以,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难免就会产生歧见。

在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

到了战国时期,儒学成为“显学”的时候,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

此“八派”,一为子张之儒。

子张,就是《论语·子张》里的子张,与子夏、子游齐名。

荀子曾在《非十二子》中,严厉批评子张之儒,是“贱儒”。

后世有人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由此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

二为子思之儒。

子思,就是述圣子思子,孔子的孙子孔汲。

其上承曾子,下启孟子,与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在孔孟道统的传承者具有重要地位。

又因为其上承孔子中庸之道,下启孟子心性之说,对“宋明理学”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为颜氏之儒。

颜氏,有人说是颜回。

不过孔子的弟子中,颜氏有八人: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

一般认为是以颜回为代表。

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乃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据说,孔子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颜回都有参与整理。

四为孟氏之儒。

孟氏,就是指孟子,儒家亚圣。

因为“思孟学派”,所以“孟氏之儒”当与“子思之儒”为一系。

五为漆雕氏之儒。

漆雕氏,一般认为以漆雕开为主。

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分别为: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

六为仲良氏之儒。

仲良氏,指陈良,为南传儒学宗师。

据说是屈原的老师。

七为孙氏之儒。

孙氏,就是指后圣荀子。

之前曾提到过汉宣宗刘询,就因为要避刘询讳,所以将荀况改为孙况。

八为乐正氏之儒。

乐正氏,不可考。

有人认为是指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以当属“孟子之儒”。

但也有人认为是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所以当传曾子之学。

此八派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不过,从后世看来,主要是“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影响最大。

听到赵高提起“儒分为八”,浮丘伯一时不知所言。

若儒家真的全都是精华,又怎么可能分裂为八派。

更别提荀子还批判子思子与孟子,骂子张之儒为“贱儒”。

孔鲋知道不能与赵高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他本来也不认同浮丘伯的说法。

他看着赵高,直接问道:

“你方才说你已经整理出一大部分,不知可否说将出来?”

“若能令我等心服口服,我儒家不仅不会再多言,反而会倾力相助。”

孔鲋此言,自只是敷衍,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赵高能整理出什么东西来。

儒家典籍,多如繁星,便是他都不敢言通读,更别说整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