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村里疫情防控的工作进展怎么样?”
“还行,一切都步入正轨。”
“那你看百鸟园的事情怎么解决,我真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嗯,受疫情影响这件事就这么一直耽搁下来,接下来我就抓紧时间落实。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这旅行社即将正常营业,咱们到时候就按照防疫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正常接待游客。游客数量只要是不超过百鸟园接待能力的百分之五十就行。”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也算给比较失落的周志民带来一丝慰藉。
受疫情的影响,家家户户都是很少走动,就连山上都没有几个人影,救鸟的数量也较之前有所下降。
不过,还是有些鸟受到意外伤害,而被送到百鸟园。
“周园长,你看这是只什么鸟?”
一位市民将一只身体鲜亮,从额头到尾上覆羽呈橄榄赭褐色的鸟送到百鸟园。
“这是一只漂亮的虎斑地鸫,在我们国家分布较广,它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种群数量在局部地区较为丰富。通常情况下,单独或者成对活动,多在林下灌丛中或地上觅食。性情胆怯,见人就飞。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发现它的?”
“我儿子正在写作业,只听见窗户上传来砰的一声响,再一看它就落在阳台上。”
周志民仔细观察一下,发现它的眼部有些红肿,眼眶周围有些肿胀。
“估计是撞坏了,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眼药水,要是有消炎止疼功效的眼药水可以给它上一点。要是放在我这里养着也行,我再观察一下它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就交到你这里养活吧,这样我还放心。”
说完,这位先生就离开了百鸟园。
疫情封闭期间,对周志民最大的方便就是每天都可以呆在百鸟园,少走了不少路,减少体力的消耗,也让周志民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百鸟园里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只要是在百鸟园,周志民总是有着干不完的活。
当年百鸟园里面收治了一只大雁,这只大雁因为翅膀断了,就永远的留在百鸟园养老。
之前鸟棚里面的土地都是在一些石头上面铺放一些泥土,由于年久风吹雨淋,鸟棚里面的泥土地面,已经变成了石头路面。
每天喂鸟的时候,周志民注意到大雁都像是踩高跷一样,在这些石头上面走着,他看着也是于心不忍,就是想利用这一时间,在这层石头上面再次覆盖一些沙土。
周志民的腿脚不便,他就将沙子分成若干个编织袋,一次装个三斤五斤,一点点运送到鸟棚里面,摊倒在大雁的鸟棚地面上。
就在他迈力朝着大雁鸟棚走去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手里的沙袋明显变得有些轻快。
“来,给我,我看你的腿脚不利索,还是交给我吧。”
周志民这才抬头,猛的发现原来是昨天送虎斑地鸫的那个人。
“你怎么来了?”
“我今晚夜班,昨天看你一个人在这里救鸟挺不容易的,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我就琢磨来帮你忙。”
“大哥,你有没有大袋子?一次性哪怕是多装点沙子也行,就这么整,咱们光去走路了。”
“老弟,我是腿脚不利索,要不我早就用五十斤的编织袋往这里运沙子啦。”
“你坐旁边休息一会儿,告诉我这活怎么干,我来操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