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才。没有咱们就自己养,重视教育,肯定能养出来一个两个,这个有头脑的人的有本事把一家人凝聚在一起,这样齐心协力,相互扶持,家族才能慢慢地兴旺起来;
兴旺的家族多了,咱们镇子就富裕起来了,人活得不那么苦,婆媳妯娌就不会计较争夺鸡零狗碎的那点利益,和和美美过日子多好。
咱们只顾勒紧裤腰带供孩子读书,这个孩子心里要是不装着忠义孝悌,他考上大学出去,就会被外边的繁华迷了眼,忘了咱这穷山沟了,甚至还恨这里穷,让他在外人面前丢脸了,那该咋整?
就像一只能下金蛋的鸡,养的终于能下蛋了,他飞到别家窝里下蛋了,那不等于养了只吸全家血的野壁虎?这本书让娃子们读,就是在他的心里铺条路,他们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都不忘父母亲情的回家的路。”
“哎呀,说得真好,就是这个理儿,今天终于有人给咱们掰扯开说清楚了。”
“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读,谁读谁就能得到好处,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啥时候开始都不晚。”
“这咋读才能背会?刘院长给我们指导指导。”
“读书得下笨功夫,笨功夫才能把书里的知识真正吸收了,聪明人就不行,三五遍就能背会,背会他很快就忘了。
一定要让孩子每天空闲的时候就读,一遍一遍地读,读够一遍,就画上一道线条,不读到一百遍,就不许他张口去试着背,因为一旦背会了,他就不会想再读了。
孩子们小时候很聪明,为什么长大了聪明就慢慢地没了?
在座的各位,聪明人要成才,必须懂得并尊重下笨功夫的人,明白笨的好处。
这书里的知识是做人的根,必须熟悉到骨子里,一个聪明的孩子,家长能逼着他在读书的时候学会下笨功夫,以后才能真正成才。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养的!我把他们曾经读的,曾经背的,都给你们说了,也都努力地送到了你们的面前。”
乡亲们都激动地拍巴掌,说得太好了,大家真是不明白小时候聪明的孩子,为啥长大了就不聪明了,原来笨也有笨的好处。
刘青林摆摆手示意大家静下来,说:“我这样做是有私心的,也为了我的孩子们,为了他们成长得不孤独,孤掌难鸣呀!
没有相同价值观的小伙伴,他们长着长着说不定又会被环境同化了,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优秀,一起走出去的时候,能记着是同一片贫瘠的土地养出来的,在外边能相互帮衬,不被外人欺负、瞧不起,把外边的好东西学到了,反哺一下故土,不至于飞到外边就割断和故乡的联系;
我和大家一起打造咱们山南的美好生活,也是希望给孩子们撑腰,让他们有底气,对外边大城市的同学说起自己的家乡,说那里又富又美,竹林成片,桃花如云,充满了骄傲。
乡亲们,咱们得加油呀!咱们就是娃子们的登天梯,架着他们朝高处走,不能拖他们的后腿,他们的未来有多好,咱们现在的见识压根儿就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