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娜先拿到通知书,背着包裹去洛阳上中专了,那个大大的包裹里,除了洗换的两套衣服,剩下的就是还没有回复的信件,还有不少是刘丽送给她的信纸、笔记本和笔。
葛娜很有耐心,她的字整齐了很多,显然有下苦功夫练习。
刘青林按照宋乾坤提供的价格信息,买下了宋家当初想购买的那座院子,打算开学后一家人就搬到县城里住。
宋乾坤在隔了一家的空院里又租了两间房子,和妈妈一起把东西搬了过去。想到能和刘丽一起早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让他十分开心。
刘青林开始研究把药材好好搭配的成品药,李建设的腰由刘安负责,他去洛阳上班之后,每天辅助按摩针灸,顺利治好这个病人,在关林市场开店是早晚的事情。
刘丽自告奋勇地负责新家里的东西配置,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按自己的喜好布置房间,她逛市场,跑家具城,发现漂亮的组合柜出现了,带弹簧软腾腾的席梦思她也看到了,最后都被油漆的气味逼退了,表姐夫的前车之鉴让她十分警惕,只得自己设计。
她先到木材加工厂看各种材料,最后选择购买了大量的高密度压缩木板,让厂家按照要求尺寸进行切割,她把安装图纸给了会做木工的大姨夫,大姨夫带着徒弟全程参与,因为订购量太大,木板装了两个卡车,厂里答应送货的同时,也应了她的要求,愿意配备几个小工带着工具过去帮忙安装。
宅子都是瓦房,房间都很小,窗户也很小,除了上房堂屋中间的客厅比较大,铺了青砖之外,其他房间都是黄土泥地,咂摸很光滑,但肯定见不得水。
刘丽让人直接把窗户砸了,换成最贵的铝合金窗户,让房间亮堂起来。
让人用大木板铺了地面,用钉子组合严实,这就是木地板了。屋顶下钉上花色的塑料布,防止瓦缝里落灰渗水。
最简单的木板床,床下放四个大抽屉。
床对面两根钢筋入墙壁,用来挂衣服,木板隔断开。
剩下的一面墙全都钉上书柜放书的窄窄木板,结实省工。
重新换了电线,房间里都装上了亮堂堂的电棒。
照着这个格局,复制了四个房间,然后就是姥姥的房间里沿着门入内,墙边做了让老人抓扶的横的扶手,通到矮床边,一个简单的木板钉成的老式柜子,柜内加了两个小抽屉,放姥姥喜欢吃的糖果或者其他小玩意儿。
客厅中堂只留下那张八仙桌和两个高背椅子。其余的沿着客厅东西两面墙壁,做了长条的矮凳子,能坐好多人,上边的盖子能打开,可以放被子等大东西的收纳。
负责装钉木头的大人都觉得这么浪费木头,一样像样的精细的家具都不打,太浪费东西了。
当成品出来后,看看又觉得十分实用,简单整齐,全然是他们想象不出来的好看。
比如书架前边角落里的学习桌,就是两片木板简单一钉就成了,凳子顶多用了三片小木头。
刘丽拿出批发的花布,让裁缝铺做成各种椅子坐垫、靠垫,海绵厂买了边角的海绵装上。新家立马就温馨起来了。
牛毛棕床垫护腰,铺盖重新置办出来,配套的床单、被罩都做出来,刘丽一趟趟地布置,心里带着幸福的小期待,她开心自己终于能给家人做点什么,提升大家的幸福感了。
开学前一天,刘青林才带着家里的人背着行李、包裹,带着粮食,赶到了新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