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的责怪在白家众人的心上蒙了一层阴霾,他们原先还想着来此处之后先痛痛快快地玩上几日,但眼下却都默契地改变了计划,纷纷忙碌起来,或是巡视青柑生长环境,或是去了解此茶的制作过程,又或是四下走访确定运输途径等等。
姜倚宁在青柑茶的制作上颇有心得,去现场查看制作的重任自然是交到她手上。
不过她一来到生产工坊里,就遇到了难题。
原是果园又送来了一批青柑,但青柑茶制作太费时间,所以现有的库房都被装满了,这批新鲜采摘的青柑再无存放之处,几个工人为此争吵不休。
这些工人不认识姜倚宁,但认识她身边的白牧年,连忙找了过来。
“白掌柜,今儿还有少说十车果子要送过来,您这儿没个库房可如何是好?这果子不等人,在树上多挂一两天也就罢了,再久一点可都要落了地,那些果农可都不会答应。”
“不答应又能怎么办?你也看到了,这么多个库房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连一条能让人走进去的道儿都没有,我能把它们再往哪儿塞?”
“你自己想法子呀,我可不管你啊,当初我们可是签了契约的,只要果子的质量没有问题,你们就全数收购。”
“这不是意外吗?之前我们从未反悔过该给他钱也都给了,眼下我们遇到困难了,你们就不能多容我们几日?”
“我说了呀,不是我们不宽容,而是果子不等人,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
……
库房的管事和送果子的果农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白家毕竟是第一次做柑橘茶的生意,所以白牧年打算把姜倚宁提过的法子都试一遍,比如昨日品的那种三蒸三晒还有自然晾干再放上三个月以便发酵入味等等,为的就是能选出滋味最好的制作方法。
但所有制作方法中,耗时最短的是一个月,最长的则是一年。
如此一来,所有柑橘茶不是在晾晒就是在存放起来等着发酵,总而言之就是库房要足够多。
“行了,你们先把这些果子抬到屋檐下,我们这就去再寻几个库房。”
这本是一个极简单的事儿,但白牧年说到此事的时候竟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管事也愁眉不展,唯有果农因卖出了果子而兴高采烈。
等二人离去,白牧年挤出个笑来:“倚宁,你不是想要去看柑橘茶的制作吗?我让管事带你去。”
姜倚宁摇了摇头:“想看什么时候都能去看,还是先解决眼下的困难,大舅舅,我还没见过如何租库房,您带我去长长见识吧。”
此间另有内情,白牧年不欲让姜倚宁跟着操心,于是委婉拒绝了。
但姜倚宁又不傻,就是因为看出了此事为难,所以才提前同往的。
她的态度坚决,甚至直接坦言想要为白牧年分忧。
林氏和两个女儿也想了解了解自己夫君/爹究竟过得是什么日子,说什么都要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