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奉行的原则就是,绝不贪功冒进,也绝不躺平堕落,善于帮助掌权者教化民众,灵活地在各种关系阶级中权衡利弊,既不过于贪酷淫逸,也不会摆出一副两袖清风,无懈可击的廉明形象,因此纵使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也动不了秦家的根本。
这会儿面对朝堂上正悄然形成的激流旋涡,秦不屈仍然是稳如泰山,不动声色,只想看看这次会唱一出怎样的戏码。
而派出的先锋军在朝堂上铩羽而归,私下给张渚使的绊子也都功亏一篑,被撬动了几块墙砖的梁国公徐赢一干人终于动了真格,打算认真地掂量掂量这个青年的分量了。
就在一拨人暗中蓄力对付张渚的时候,蠕蠕大汗向庆禧帝递了国书,说早就向往上京之阜盛,想值万寿节之际,派使团到上京为庆禧帝贺寿,另有右夫人衡阳公主思念至亲,蠕蠕大汗爱惜怜恤,准允其随使团归京与故人小聚。
因为这一封国书,朝臣又出现了意见分歧。
一部分人表示蠕蠕人封闭血腥,未经开化,根本不可能向往大虞的风俗文化,此次前来定是不怀好意,应该予以回绝。
另一部分人则表示两国刚刚和谈建交,不应在这时候驳了蠕蠕大汗的面子,否则边关容易再起纷争,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
庆禧帝先是询问了秦不屈的意见,秦不屈自然又是打了一番太极,说起了两种选择的利弊,听得庆禧帝连忙抬手制止,又询问葛明礼有什么看法。
葛明礼是支持接待蠕蠕使团的,并且列出了一桩十分戳庆禧帝心窝子的好处。
人心向善,不管蠕蠕抱着何种目的打算出使大虞,在见识了大虞的物华天宝,富庶璀璨后,多多少少会让蠕蠕人心生向往,更有利于大虞在蠕蠕人心中立威,说不定天长日久,在大虞文化风气的潜移默化下能让增长了见识的蠕蠕人愿意归化成为大虞的属国。
是人就有虚荣心,何况是生来就高高在上的庆禧帝,想到可以在偏居漠北的蠕蠕人面前显摆显摆自己坐拥着多么富丽堂皇的江山,庆禧帝立即意动了,加上大家也清楚大虞不宜再起战事,若能以德服人,更能展示大虞深厚的文化和底蕴。
于是春节过后,蠕蠕使团就从蠕蠕王都出云城动身往上京城进发了。
此次代表蠕蠕汗国出使大虞的是左贤王呼儿思,杜明恩等几名跟呼儿思打过交道的朝臣都知道比起武力超群但是头脑简单的蒙蒙来,呼儿思更加心思缜密,难以对付。
为免出了什么纰漏担责,杜明恩索性将大部分事宜都交给了葛明礼负责。
葛明礼倒是不怕挑担子,在使团到达京城后就按接待亲王的仪制将呼儿思一行安顿下来。
呼儿思住在皇城西侧的行宫中,平日里看着倒是颇为安分,庆禧帝接见使臣前需要做一番筹备,呼儿思也不着急,只是叫来葛明礼问他可不可以领着自己一行人在上京城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