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64章 魏征上疏

随从们还骑马踩坏了老百姓的庄稼。

侍御史柳范,上奏书给李世民,弹劾他们侵扰百姓,行为不当。

李世民把李恪撤了职。

后来谏议大夫褚遂良对李世民说:

“这些皇子太年幼,还是些半大孩子,正是贪玩的年纪。

他们不知道政府管理是咋回事,不应该掌管一个州的事务。

不如召回长安,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才,才可以派往各州管理百姓。”

李世民虽然认同他的说法,只是召回了一两人就作罢。

637年七月,滂沱大雨下了半个月。谷水河和洛河暴发洪水。

河水漫过河岸,灌进了洛阳宫。浸泡损坏了官署和民宅,倒塌了不少房子,淹死了6000多人。

李世民传下诏令,把大水泡坏的宫殿,稍做修缮,不能花钱太多,撤除报废的明德宫内的玄圃庭院。

命令把院中建筑材料,送给附近房屋倒塌的各家各户。

李世民还命朝内和地方官员,一起上奏书提意见,报告朝政过失。

臣子们应诺发表意见,都说中了当下时政弊端失误。

影响深远,最有名的要数魏征上奏的《十思疏》和《十渐疏》。

十思疏大意说:

一,老百姓是水,朝廷是船。水能承载船,也能把船打翻。得谨慎对待。

二、为国君,自己得到喜爱的东西要知足,不贪得无厌。

三、大兴土木营建宫室,要适可而止,不劳民伤财。

四、居高位要谦虚谨慎,修养品行。

五、戒自满,要胸襟广阔,海纳百川。虚心采纳意见。

六、外出游猎,不要赶尽杀绝。

七、做事善始善终。

八、疏远奸佞坏人。

九、不因喜欢谁就奖赏无度。

十,不因讨厌谁就过度惩罚。

过了一年,全国发生严重旱灾,魏征又给李世民上了着名的《十渐疏》。

《十渐疏》大意说:

我跟随陛下十多年了。陛下曾答应我永守仁义、节俭、朴素。

现在看来有点有始无终了,十个有始无终的苗头是:

一、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享受。

现在派使者万里之外,搜寻良马、珍宝。

二、贞观初年,陛下尽心尽力,爱护百姓。

现在奢侈放纵了,很想动用民力,陛下还说:

“百姓无事,容易骄情。

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

三、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

近来却放纵欲望,劳役百姓。

陛下恣意营建的时候,还自我辩护:

“不这样修建,对我不方便啊”。

四、贞观初年,陛下亲君子远小人。

近来亲昵小人,对君子敬而远之。

五,贞观之初,陛下不爱宝物,不做无益于实际的事。

现在稀有奢侈物品进献上来您就接收。

享乐用品在无休止地制造和进献。

六、贞观初年,陛下访求人才像快渴死的人找水喝一样急切。

现在用人只凭个人好恶。

一些贤能的人您一听到别人说他坏话就不用了。

七、贞观初年,没有打猎嗜好,潜心治国。

现在各地进献猎狗和猎鹰,陛下早出晚归地去打猎。

八、贞观初年,陛下对臣下以礼相待,民情能及时反映上来。

现在官员有事报告,很难见到你一面。

九、贞观初年,陛下总在苦心琢磨治国的方法,常害怕自己做不好。

现在骄傲自满了,臣子都顺从讨好你,愿意跟您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十、贞观初年,百姓和朝廷心贴心。

如今百姓被劳役折磨得心寒了,不再对朝廷报有深厚感情了。

福祸都是人为招来的。 现在旱灾遍及全国, 这是上天发出警告了。

该是陛下打起精神努力治国的时候了。

李世民看完两疏,深受触动。把它放在枕头边上,时常拿起来看,以反躬自省。

两奏疏对延续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作用重大,我才把它写进这本书里。

两疏是议论文,不如说故事精彩,就简单录入一点。

丰富多彩的大唐真实故事,下一章咱们接着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东夏末年,天灾兵祸,民不聊生。因车祸降临的萧凡,不忍民生多艰,想要兼济天下,却因利益被官商勾结迫害。一怒之下,萧凡本打算趁此反了这污浊的朝廷,再造新天地!却不料,刚登基的小皇帝,居然要跟他拜把子!
万山尽染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赢臻穿越到了秦国,开局便喜当爹,这对于丝毫没有当爹经验的他,无疑是个噩耗。幸好激活了超神奶爸系统。哄女儿睡觉,奖励神级医术,神级厨艺。给女儿做饭,奖励天级功法《九阳神诀》。给女儿扎辫子,奖励《孤傲剑诀》。……就这样,在陪伴女儿长大的途中,赢臻不经觉间,已是这世界的巅峰。而赢氏以及大秦,在赢臻的映射下,也迎来了空前的鼎盛……
乙醇迷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