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

第64章 魏征上疏

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三个儿子是:

太子李承乾

二儿子魏王李泰

三儿子晋王李治

其中三儿子李治就是李世民之后唐第三代皇帝,史称唐高宗。

李世民怀念长孙皇后,对这三个儿子格外宠爱。

二儿子魏王李泰,总是自降身份礼贤下士,又擅长撰文写诗,深受李世民喜爱。

他让李泰在魏王府中创设文学馆(文学研究院),允许李泰广泛选拔文学学士。

有谏臣稍有异议,说:

“李泰的学识也没达到创设文学馆水平啊。”

李世民于是让王珪当魏王李泰的文学老师,李世民对李泰说:

“你对待我是怎样尊敬的,你就怎样尊敬王珪老师就行。”

李泰答应下来。

李泰每次见到王珪,必定先行跪拜大礼。

王珪也以大老师自居,不肯稍稍放下架子。

李泰问王轨说:

“老师,忠孝二个字是什么意义?”

王珪说:

“泰王你把当今皇上当做你的国君,你就做事尽忠尽职。

泰王你把皇上当你父亲,为人做事就考虑如何尽孝。

忠孝两全可以安身立命,可以成就名望。”

李泰又说:

“忠孝两个字,我已受教了,请问从哪里学起?”

王珪说:

“汉东平王刘苍曾经说:做善事最快乐。

愿魏王小心记住这句话,别忘了!”

李泰于是不再问。

李世民听说王珪尽心教李泰,很是欣慰。

他对左右侍臣说:

“我儿子从此不做错事了。”

王珪的儿子王敬直,娶了李世民三女儿南平公主。

皇帝的女儿下嫁臣子之家,大部分自恃身份高贵在婆家盛气凌人,瞧不起公公婆婆。

王珪叹一口气说:

“皇上每件事要崇尚遵循礼仪章法,我这个当公公的受到当儿媳的公主礼敬拜见,才能使国家形成美好风尚。”

南平公主和王珪儿子新婚那天,王珪和夫人并坐在正堂上,令新婚的南平公主给自己端水洗脸梳头,执行新媳妇进门的孝道仪式。

南平公主欣然接受。

从此恢复了南北朝以来的古礼。李世民知道了非常高兴。

后来,王珪得了病回家治病。

李世民派民部尚书唐俭帮助王珪调理药剂和饭食,王珪病情不见好转。

634年,王珪病逝。

王珪在世时,有一次李世民对王珪说:

“你可以对房玄龄等人,加以品评。说说你和他们比较谁更贤能。”

王珪回答:

“勤恳报效国家,我不如房玄龄。

文武双全,出征为将,入朝为相 ,我不如李靖。

说事详尽明白,忠实公正,我不如温彦博。

妥善处理急难问题,我不如戴胄。

谏铮耿直,我不如魏征。

分辨清浊,恨恶扬善,我略有长处。”

李世民深表赞同。

李世民和嫔妃生的儿子,也都封了王。他们是:

吴王李恪

齐王李佑

曷王李情

蒋王李恽

越王李贞

纪王李慎

李世民让他们分别担任各州都督或刺史。

李恪任安州都督,多次外出打猎,带上众多随从。

打猎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经过村庄。

老百姓家的鸡在村外悠闲地觅食,用双脚刨开土找虫子吃呢。

它看见大队人马来了,吓得“咯咯咯”惊叫着,匆忙展开翅膀,扑愣愣飞到树上去了。

老百姓家的几只狗惊得一路追着咬他们打猎队伍。

李恪的随从拉弓射箭射死了追着咬的那几只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