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春天是阳历5月份以后才会气温正常。一般阳历4月份以后,就可以耕地,播种玉米了。
只是,在偶尔的年份,倒春寒会光顾。
这样的天气,每年让农民心惊胆颤。只要不过清明节,都会有寒流的可能。有一些,清明后,一场严寒让农作物失去了生机。
杏树,桃树,梨树,这些都落净了果子;苹果仅存几个受过冻的果子,还不长个。就连核桃树和花椒树,全黑了枝头,到了6月份才长出第二次绿叶。
那一年,大家都伤透了心。
这也是为什么村子里的人不会守着这儿的黄土生活,都会外出讨生活。
你看,现在的土地还是冰冻期。这该死的黄土,就像一层盔甲一样,让人挖不动。
“等一下,我过来,我们一起挖。”小焦的三哥应声。
父亲吩咐了,这个小儿子没有干过多少农活,还是让个经常做农活的来帮助,不然,他半天都挖不好。
“这是向阳的土地,虽然只冻了一层土层,也不好挖。我们把别人家的玉米秆抱过来,烧一块地 ,烧一会儿就行。”
小焦的三哥抱来了玉米秆,掏出打火机点燃。
现在,村上的玉米秆随处扔的都是。田间地头,都没人要。许多玉米秆都成了种地人眼中的垃圾。这才几年光景。8年以前,那时,玉米秆都抢着要。
现在,随着年轻人进城居住,老人烧炕的需要下降,突然间,这玉米秆就不香了。虽说这几年玉米秆连同玉米一起收。可价格说不到一起,能达成协议的很少。
“这得烧多少?”小焦问三哥。
“不急,你拿嬐钒涯潜叩脑硬莩一下,不然,一会儿火烧过界了。”
他这个弟弟干农活是个外行。
要是别人的话,他都想骂他两句。
你一个好好的农村人,怎么就不知道火烧到边上了?还在那儿犯傻?你说,农村人谁没经历过这种失去孩子的痛?
他自己当年,就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间有一个孩子流产了。后来,中间隔了四年,这才生的小儿子。
农村人,总觉得一个孩子太单薄,以后有个什么事都帮不上忙。
别的不说,如果只生一个儿子,自己百年以后,门上连个哭的人都没有。儿女双全还是好。
再说,有儿有女,这才是人生。
特别是女儿,心细。
虽说嫁人了,可是来娘有,会给自己洗头,洗脚,换洗衣服。还会做好吃的给自己吃,比儿子顶用。儿子,也只是延续香火的一个符号罢了。
“好了,把这灰挖到别处,咱们开始挖吧。”小焦三哥试了试土,可以挖下去了。
小焦和媳妇忙开了。
别说,弟弟选地方的这个眼光还行。别的不说,你看,这地方向阳,是休息的好地方。山下6里外就是河道。山下是刺洋槐林,还有野生的杏树和桃树。每年春天,杏花开过之后,就是洋槐花。粉红色和雪白色让这片山热闹了起来。
现在的人,都喜欢吃野味。到时,住在城里的人开着车回家摘洋槐花。也有人上门来收,一斤4元到5元。
山下煤矿的餐厅大量收购。人家为了赚大钱,不会亲自上山采购。自有想赚钱的人采好,收拾好,拿去卖给人家。
“别哭了,挖大点,开春以后,来这儿摘洋槐花时,你们就可以看到她了。小孩子,没长成,都是没福气的。你们调理好身子,再生一个。一个不行就生两个。”
小焦眼中一亮望向李秀英。李秀英就像感受到目光 一样,也放松了一丝心情。
按照家乡的习俗,是要挖一个两米深,三米多长。具体多深多长,小焦是不清楚的。
“挖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挖个不到两米就行了。小娃娃,土能埋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