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大槐树下,一堆女人,还是做着自己的针线活。张大海老婆徐小娟坐在树下,等着自己的老公。目光前移,这焦师的母亲坐在自家门前的核桃树下,和邻居老阿姨聊天度时光。
人老了,和自己一个年代的人越来越少了。
人,只有和自己一起的人才说话的欲望。
“大妹子,你中午不睡?”焦师母亲问身边的老太太。
“我睡不着。我给小儿子还没有娶下媳妇,咋能睡着?不像你,你看你,这啥事都解决了,高枕无尴忧了。”
想想别人,看看自己,悲从心中起。
看看人家小焦的母亲,比自己大不了几年,人家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虽说这小儿子小焦娶的媳妇是这个样子,终归是娶了。
娶了媳妇,就说明,这以后是能生孙子的。自己这儿子快30岁了,还是没有娶媳妇。这没有娶媳妇,你和谁生孙子去?总不能借肚皮去生吧?
“唉,我这叫安排的啥事嘛。你看,我这小儿子,以前当宝,觉得靠这养老的。现在,靠不住了。家也分了,我两老口也安排了。放在老三家了。”
“你啊,你分家时说的明白,是你老三还不起钱。这能怪谁?再说,谁还嫌自己儿子日子过的好?”
“可是,我总想让过的好的把过的不好的拉一把。就是这么个心事,他们都看不明白吗?”
“老姐啊,你还看不清事吗?你小儿子为啥过的好?还是不因为进了煤矿下了井吗?这都是花了5000元进的煤矿找的活,这能帮上啥忙?要是你那三个儿子愿意,也可以下煤矿啊。”
这话一出,小焦的老母亲咽的说不出话来。
是啊,小儿子也不是印钱的,怎么帮自己的三个哥哥?都是下苦力挣来的钱,总不能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送给哥哥吧?他不要过日子了?他不养自己的小家了?
“可是,大妹子,我就是觉得他结婚后,比以前小气了。为什么借给哥哥的钱还要算?亲兄弟不是应该花了就花了吗?我这小儿子啊,人太聪明,太计较。就像猪下的一窝猪娃里面最爱咬仗的那个,太多事了。太爱挑事了,这样不吃亏的性子,不利于大家庭团结。”
“你现在不是给把家都分了吗?各过各的日子。现在的人和咱们过去不一样了。过去,一个大家庭,几十上百人都有,现在不行了。过去,那家长说了算。现在,只各赚各的钱,各顾各的小家。”
村上本来人口就不多,这些年,经过计划生育的年代,这些也没分出多少家庭。都是一变二,一变三,一变四,一变五的极少。
现在,再次分家,再次重组。
就像种玉米一样,有好种子就有坏种子。现在,结不了婚的年轻人多了。要不然,像小焦这样的孩子,他比人少什么?为什么会娶一个有精神病的女人?虽说他老婆那病看不出来,有病终归有病。就像一株树苗,根上出了问题,这终究是问题。像张太平,人家一个开出租的,据说一天赚300元,为啥要娶一个疯子?张大海,一个公务员,为啥要娶一个精神病?
好的娶不到。
就和去市场内挑猪娃苗一样,好的没有了,这才买了不好的。
没得办法。现在这年代,好女娃都嫁到大城市了。能满眼看上咱这农村的女娃少了。现在,都不讲吃穿了,那是最基本的。现在,讲手头有钱花。自己挣3000一个月,希望嫁月入元的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