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难道您就忍心让宁乐嫁给那个呆子?”接到圣旨的宁乐跑来慈宁宫哭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趴在太后的腿上哭的梨花带泪,好不委屈。
“您老人家平日可是最疼宁乐的,皇祖母,您就帮帮宁乐吧。”
太后虽然已经多年不管事了,但是威严犹在。那斑驳的双鬓梳理的一丝不苟,青色祥云对襟长袍内敛而又大气,上挑的眉峰,高高的额骨,浑浊中透着精光的双眼,略薄的嘴唇。在在都显示着这位尊贵太后的精明凌厉和冷情。
只是下垂的双眸在看向宁乐的时候,竟然少有的透着一股柔和。
的确,要说太后在皇帝这么多儿女中最疼爱的是谁,那么当然是非宁乐莫属了。
其实太后是个精明的人,宁乐平日的嚣张跋扈她不是不知道。只是知道又怎样? 太后愿意宠着的人,那么谁也不能说个“不”字。
皇帝对这个长公主的喜爱,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太后。一个女儿家而已,又能讨了太后欢心,皇帝乐意宠着一些。但那也是不触及皇室利益的前提下。
这一切也亏得宁乐有个目光看得长远的母妃,萧妃自打生了宁乐后,便伤了身体,御医诊断不能再怀有龙子。
没有皇子傍身,如果宁乐再不得宠,那么在后宫里要如何生存?萧妃深知,皇后娘娘即便是她的亲姐姐,但是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里,也不会真心待她的,这么多年,若不是自己再无法生下皇子,恐怕皇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自己这个亲妹妹。
所以萧妃就在宁乐还小的时候,经常以身体不适的缘由,把宁乐送去太后宫里。可以说,宁乐算是太后一手带大的,太后对宁乐的感情自然不同于其他孙辈。
可是这次太后没有像往常纵着宁乐:“其实哀家看,徐天赋那个孩子也是个好的。有才华又有相貌,将来你下嫁过去,徐家必然是供着你,这有何不好的?”
宁乐已经哭红了眼睛,委屈道:“宁乐就是不喜他那呆样。”
徐天赋是去年秋闱中的文状元,有才华是不假,相貌也还算清秀,可是和左丘恩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就徐天赋那迂腐的呆样,真要过起日子来,哪能有左公子知情识趣?
可纵然面对平日最是疼爱自己的皇太后,常乐也不敢说出心底的那一点小女儿心思。要知道,太后可是最注重规矩的人,要是知道自己和左公子的事,那定不会轻饶的。
“徐天赋是个有才之人,而且哀家打听来,徐家是个极懂规矩的人家------”
听太后话里的意思,丝毫没有帮助自己的打算,宁乐一下子急了。不顾规矩的打断太后的话,恼怒的喊道:“宁乐不嫁,就是不愿意嫁给那个呆子,他有什么资格娶我?”
见宁乐这么不懂规矩,没了体统的大喊大叫。太后顿时也拉下了脸,不悦的皱起了眉头,厉声喝道:“跪下。”
宁乐一愣,皇祖母还从没有对自己这样疾言厉色过,当即有些傻眼,脸一白,害怕了起来。
“皇祖母------”宁乐跪在地上戚戚哀哀的低唤一声。
看到从小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孙女一张委屈的小脸,太后软了软态度,长长叹了口气,劝道:“宁乐啊,原本哀家以为你是个懂事的,可是看看你这几日的所作所为,哪里还有个公主的风范?”
太后最是了解面前这个心高气傲的孙女,知道不把话说清楚,宁乐是不会甘心的。
“如果你还执迷不悟,那么你就等着去和亲吧。”
“啊?”宁乐听了猛然抬头,也一脸的迷惑,这跟和亲又有什么关系?
太后端了杯茶,轻轻抿了一口,又抚了抚被宁乐压皱的衣角。
这才抬头神情淡淡的说道:“实话告诉你,这亲事是哀家去皇帝那里求来的。”
宁乐一愣,刚要问为什么,就听太后接着说道:“南陵国,西楚国都派了皇子来我东周国的路上。现在各国边界都不是很太平,战火一触即发。如今北面的赤峰国野心昭昭,而北赵国也日趋强大,东面的几个小国到不足为惧,怕就怕西面的西楚国会和他们联盟,届时我东周国将四面环敌。所以此番你父皇势必要和西楚国或者南陵国和亲。而这和亲的对象人选最适合的就是你和昌宁了。而昌宁性子软,朝中大臣未必会觉得她是个合适的人选,你说到时候你又能有几分把握逃脱这场势在必行的和亲?”
宁乐被太后的这一段分析说的顿时心头一颤,面色越发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