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现在的朱标究竟怎么样?能留给他的准备时间究竟还有多少?这时他突然间想起了张素裳,也不知这个女神棍最近怎么样了?要是有他在身边可就好了。
龙虎山的道士所学的东西极为驳杂。
除了阴阳道术,相面算卦,占卜天机,医术岐黄无所不精。
如果他能在这一个地方的话,必然会给自己提供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大明王朝的前几任皇帝更加重要的。
前几任皇帝的继承都是非常的麻烦。
甚至每一个朝代刚开始的时候都这样。
徐妙锦看到李临渊在那里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心中好奇,难道是这封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李临渊,你怎么了?难道是我那姐夫又说了什么惹你不快的事情!”
这时李临渊却摇的摇头。
“没什么,只不过是我自己想了一些事情罢了,对了,前不久我写了点东西,不知怎么样,还请徐大小姐给在下品评品评!”
徐妙锦自然知道这是李临渊在给自己开玩笑,于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小女子瞻仰一下大人的大作!”
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尤其是在勋贵当时受难之时,这些文官一个个地落井下石想要将他们彻底的压死。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勋贵们竟然通过韩国公李善长的一本话本,奇迹般的起死回生。
有道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果然这件事情终究遭到了这朝堂上勋贵的报复。
朱元璋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适当的矛盾对于大明的朝廷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争斗得太过于剧烈,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个地方,朱元璋准备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
“诸位爱卿,我大明帝国以来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朕对于人才也是非常地看重,所以准备在原有科举的基础上再加一届恩科,不知诸位怎么看?”
朝堂上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喜,无论对于哪一方而言,只要是开了科举,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官员,更多的新鲜血液流入到官场之中。
这能增强他们的话语权,何乐而不为?想到这里,官员们齐齐地躬身拜道。
“陛下圣明!”
朱元璋点了点头。
“接下来咱们就商量一下此次负责恩科的人选!”
然而这时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将目光看向了韩国公李善长。
不得不说,韩国公李善长确实是在这所有人当中最适合接替这一个位置的。
然而朱元璋却皱了皱眉,刚刚自己才敲打了韩国公府,好不容易把韩国公李善长的权力拿掉,难道这时还要将这权力赋予他不成?韩国公李善长看到众人炽热的目光,顿时脸色一变。
他可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不自量力参与到这一次恩科之中。
对他们韩国公府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祸事。
皇上之所以再加上这一场恩科,实际上不过是想要减弱他和胡惟庸在朝堂上的力量。
想到这个地方,韩国公李善长突然跪在地上,整个人都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