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人似乎对池麦的工作经历非常感兴趣,他很想知道池麦这些资源是如何积累的。
其实对于池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她本来就毕业了一个科班院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很多媒体平台工作过了。
回顾池麦的大学生涯,正经课没上几节,大部分时间都是风风火火闯九州,什么火她做什么了:
那会儿大型晚会和谈话类节目比较火,池麦去台里做实习编导,被很多导演手把手地教着写台本;
上学的时候她经常去旁听别的专业课,编剧系有个女老师特别喜欢池麦,还带着池麦去剧组体验生活;
后来在剧组,池麦又结实了一群港台编剧,同时给好几位编剧打下手写台词写分场,同时赚好几个编剧的小费;
那时候带池麦的好多编剧都兼做经纪人,也就带池麦见了不少世面,看过几次电影节红毯,拎着她跟很多影视明星吃饭。
比如什么毯星、什么艺人的几副面孔,池麦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以说,让池麦真正欣赏的名流,屈指可数——
大多是踩着时代的红利上位的,所谓的红,真的是一门玄学,要看福报。
在校期间,池麦又跟其他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接广告、接宣传片,当撰稿人;
之后鬼畜、搞笑的男性互联网剧集火了,她又跟着一群脑洞清奇的大老爷们一起做喜剧编剧;
后来新媒体火了,她又靠着凭着在台里考的记者证去大大小小的峰会、酒会上跑会赚车马,还去当过足球编辑。
读研的时候,又老是接着项目采风的名义去各种边陲地区,领略了不少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风情——
是十足的社会人。
池麦捋着回忆的时间线地讲着,面试官饶有兴致地听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