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学校建到附近,解了家长们的燃眉之急,学生们也不用起个大早坐车去上学,这也是在建学校这件事上大家这么配合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招工问题,这些年凉城各个工厂都发展的很好,一直在招人,但是各家各户谁没有几个小辈没有工作,只能下乡或者在家闲逛。
建了学校,少说也得招个几十人,优先厂里的话,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工作问题了,他们也不着急。
这几年张国安的作风他们也了解,李文文也不是生人,要是真招人,肯定会说得明明白白,不会让大家灯下黑。
剩下的就看自己孩子的本事了,最近不少年轻人被圈起来在家看书,既然是学校,肯定得能教书,这可苦了一大批皮猴,上学时候就看不下去书,现在更难受了,在家急得抓耳挠腮。
事实也和他们想的差不多,李文文和几个师范分过来的老师商量后,又跑去请教了小冯校长,就风风火火的开展了招工活动,不急不成啊,孩子们再有一个来月就得开学了,事情还多着。
先确定了考核方式,自然是笔试加面试,先让他们报名,到小学部还是初中部,再选择科目,这样算下来李文文一行人要出的考卷都不少,不过凉城师范出来的人,不说别的,专业素质都没得说。
报名当天,现场不说是人山人海,也算是热闹非凡,能过来报名的人,大部分都有几分能耐,从言谈举止上就能看出几分,但也存在浑水摸鱼的混子。
李文文和其他老师先初步审查报名者的信息,对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提前说到前面,某些条件明显不合格的会在报名阶段筛选出去。
既然是学校,首要条件肯定是学历,小学部要求起码有初中水平,初中部则至少是高中毕业。
经过初步筛查,有一半的人都被筛了下去,李文文也不怕有人捣乱,保卫科过来维持秩序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报名过程中,有几位特别出色的年轻人引起了李文文的注意。这几位看着不是厂内的员工子女,透出几分生疏和担忧,但是谈吐间却能看出有几分本事。
李文文能看出这几年的孩子很明显分成了两种,一种是跟着家电厂发展起来的,充满自信,还有几个李文文教过的学生过来应聘。
另一种则让李文文皱眉,不知道是不是被读书无用的传言耽误了,报名表上简单的信息都写不好,还大言不惭说要去初中教书,真以为能像他们上学时候混日子一样。
随着招工的进行,学校也逐渐步入正轨。等经过笔试面试淘汰,最后确定下来了四十七名老师,十三位后勤工作人员,再加上师范学校的十二名新老师,学校已经有了七十几号人。
刚忙完招聘事宜,招生工作又近在眼前,学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半点马虎不得,这也是李文文准备下大功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