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宪会意。
走上前道:“西羌使者已将三地舆图交于臣。请陛下、太皇太后查看。”
经过使者身侧,用脚瞧瞧碰了碰他。
使者醒悟过来。
连忙大声告退,趋步离了大殿。
众臣又是一阵摇头。
番邦小族,真不知礼也!
王政君本也打算多问使者几句卑禾羌的情况。见他如此慌忙的退去,也就罢了。
刘箕知道青海湖的地貌,这简易的舆图无甚看头。
瞅了两眼就让宦官拿给了太皇太后。
王政君仔细看着舆图上标注的山水湖泊。
心情颇为激动。
开疆扩土啊,还是以仁德得之。
“大司马以为西羌献土之事,朝廷应当如何?”
抚摸着手中的舆图,王政君张口问道。
王莽偷眼看到太皇太后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禀太皇太后,西羌受我大汉感召,自愿奉土。
实乃古今难逢的喜事。
大汉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今可在鲜水海置西海郡。
自此四海归附。
恭贺太皇太后仁德,四海升平,天下归心。”
“好、好、好,那就劳大司马着手,成立西海郡,以稳我大汉西垂。”
王政君听了王莽的意见是连连称善。
将西羌一概事宜交由了王莽决断。
大朝会结束后。
王莽赐了些财帛,派一队军“护送”西羌使者回了护羌校尉府。
“成立西海郡,各位可有好建议?”
大司马的小廷议上,王莽端坐于主位。
“西海郡现在成了一片空地,首要就是迁民。
还有太守一职,属下建议就让留守的副使程永直接上任。
程副使在西羌已多日,定是熟悉了当地气候风俗,省了朝廷再派官员。”
第一次有资格参加“小廷议”的平宪激动地连连表态。
顺便准备明抬按坑,把看不惯的程永给留在荒凉的西海。
“嗯,西海郡建府开衙事急,就让程永顺势留下任太守也妥。
至于迁民,也要从速。”
王莽转头看向左咸。
左咸皱皱眉,最近夹在大司马和小皇帝中间。
摊他身上的倒霉事不少。
“大司马,如今各郡县户、口都不多,实在是无民可迁呐。”
“不行就把阳陵的青州灾民都迁到鲜水海去。”
听了左咸的诉苦,王莽有些不快。
“青州灾民跋涉京兆,刚刚落脚。
因为耕牛、物资配发之事,已然怨气重重。
再让他们迁往西方荒蛮之地,恐激起民变。
再说,大司农府也没有财力再将这么多灾民送往西海了。
即使阳陵百姓愿迁,能到西海者亦十不存二三也。”
左咸顶着王莽吃人的眼神,低着头依然不松口。
他是被这次赈灾搞怕了。
“西羌高寒,百姓确实不愿意去。
不如让各郡县的罪犯全部迁往鲜水海。
大司马以为如何?”
光禄勋甄邯建议道。
“迁移罪犯倒是良策。”
王莽目光一亮,仔细思索了一下又摇摇头:
“不过,现在罪犯都已判罪服刑了。
再改徙刑,恐也不妥。
新犯一时也凑不了几个。”
“新犯少,皆因法宽。
不如举国增加些条律。
触犯者皆以流刑放西海郡以处。”
摩拳擦掌半天,还没派上用场的太仆王恽提议。
“只好如此了。”王莽想想也别无它策。
“西海郡之事,深得太皇太后之意。
下面就看风俗使者的了。”王莽说完笑着拍拍王恽的肩膀。
“定不负大司马重望。”王恽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