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现在想想,又能为百姓做些什么呢?
她也是头一次见到堆积的雪,经过若琴等人的普及之后才知道原来雪也可以吃。咬起来咯吱咯吱的,就是没什么味道。
“这就是公子所说的工农商之中的农吗,不愧是公子。”
徐经微微一笑:“我知道有几种作物,可以在山地种植。刚才说的红薯就是其中一种,适合种植在洼地与山脚和山腰处。还有一种叫玉米的,可以种植在山腰与麦地中,刚好种植季节与麦粮错开。另外还有一种叫土豆的作物,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顶与沙地之中。这些都是产量高,能作为主食的作物。”
“就是番薯,一种藩国的农作物。”
元贞与徐经相处时间不长,有些怀疑他是喝酒喝多了,故意吹嘘的。
“真是惭愧,徐兄弟比我更适合入朝为官。”
“被我吃了。”
一旁的唐寅和元贞也很是疑惑,一直以来不都是这这样的吗,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合理。
除了刚才那三种作物,他还有呢?
“哈哈,再做一只更大的吧,我要吃。”
徐经再次想起系统里的那些苗圃:“等年后可以送一些果蔬的种子去江南种植,到时候我看看哪些适合,再写一份各种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书。”
看着两女的背影,徐经嘱咐道。
红英顿时喜笑颜开,呵着热气张开了嘴,一口咬在了兔子的身上,将兔子雪做的身子咬出一个缺口来。
唐寅面有愧色。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会觉得公子你是下凡的谪仙。”
“好看。”
曾初九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红英笑着跑出了门,兰月瞟了眼屋里的几人,微微欠身。目光在徐经身上停留了一下,又急忙低下头,红着脸跟着跑了出去。
曾初九则是笑了起来,徐经给了他太多的震撼,每一个都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曾初九听徐经提起藩国的农作物,顿时就来了兴趣。
曾初九也笑着拍了拍徒弟元贞的肩膀,故作神秘:“公子的见识远超伱我,非常人能及。”
这兔子的耳朵是树叶,眼睛是两颗红豆,加上本身雪白的身躯,倒是惟妙惟肖。
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师傅为什么会跟随徐经了。
一旁的元贞也急忙用道教礼仪向徐经行礼,心中已经完全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其中有两个人却鬼鬼祟祟,时不时的朝徐府的院落之中张望。
曾初九眼珠子转了转,嘴角含笑:“公子,年后我就雇人去开一些荒地。”
唐寅也听懂了徐经的意思。
“正好我这里有这三种作物的种子,明年可以试试看。”
“原来如此。”
反正自家田地多,也能雇人开荒,不缺土地。
这时外面兰月追着跑了进来,有些焦急:“我做的兔子,快还给我。”
身边的唐寅和元贞顿时哑口无言。
徐经略一思考,讲解起了自己的了解:“现如今大明的农作物都是以田粮为主,南方水稻,北方是麦和豆。还有少部分土地是种植的绵、麻、菜籽、桑等作物。看起来还算多样性,但从土地利用来说,其实是比较单一的。”
更多样的粮食作物能避免天灾风险,在灾害之年就算某一种作物被毁害,也能有另外一种粮食来保障当地百姓的生计。
徐经一脸诧异。
要是能够将以前没人肯去碰的山地和贫瘠的沙地等利用起来,那会是怎样的盛景?
曾初九打趣道。
徐经夸赞一句。
“为何这样说?”
听他这样一说,旁边的三人都是一愣。
“嘿嘿,它还可以吃呢。”
红英嘿嘿一笑,摊开被咬了一口的雪兔子给兰月看。
“不过要在山地开荒,还得兴修水利,保障土地的灌溉水源。另外还要普及这些作物的长期保存方式,玉米与普通粮食一样,可以晒干保存。土豆和红薯如果用地窖保存看各地的环境,大概能储存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不过还可以用来制作成淀粉,可以保存几年时间……”
徐经笑着解释,这才想起现在的明朝还没有引进红薯。或许有商人从东南亚带回来过,但也没有得到广泛种植。
各种培育过的蔬菜水果,随便一种放在古代那可都是抢手货。
徐经笑着说道。
“你们仔细想想,现如今我大明这么广袤的地域,但真正适合改造成农田的地方却不多,因为农田需要大量的水源保障。我听说黄河岸甚至将以前的河道与河滩改为了农田,弘治二年与六年黄河大洪的时候冲毁了不少田地,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