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第一次英缅战争就如火如荼的打开了。3月5日,英国以缅军准备进攻吉大港为借口,印度总督威廉阿美士德伯爵代表英国正式向贡榜王朝宣战。英军以英属印度为基地,在战略上采取声东击西,先在阿萨姆挑起战火,吸引缅军主力于西线,而后乘缅甸南线兵力空虚,利用海上优势,在缅甸南部沿海登陆意图拿下仰光。入侵英军分为三路:第一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北方的阿萨姆地区,第二路进攻西南部的阿拉干地区,第三路从海上进攻缅甸南部。
战争首先在阿萨姆打响,英军多人在遭到缅军顽强抵抗之后,于1825年1月攻占阿萨姆首府。在阿拉干方向,缅军集结了6万多人的部队,并在马赫·班都拉的指挥下主动出击,于1824年5月初,渡过内夫河,一举攻下英印吉大港地区重镇拉特纳帕兰和拉木。使得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震惊。由于5月间从海上进攻缅甸的英军攻占了仰光,缅甸统治者在战略上顾此失彼,舍近求远急将主力调回南线。战场形势开始转而对英军有利,英军转守为攻,于第二年3月攻占阿拉干首府,随后控制了阿拉干全境(今缅甸西南沿海一带)。
第二年的五月份,5月9日,英军一支由66艘战舰、1.1万人组成的舰队从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南部沿海,乘缅军主力尚在西部边境地区,南部沿海兵力空虚之机,在仰光登陆,攻占了仰光、勃古等海岸城市,从南面直接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缅甸政府急调部队据守仰光以北阵地,并召班都拉率军回师南线。11月,缅军6万多人冒大雨和酷热,翻山越岭,用了4周时间,行程500多公里,赶回仰光前线。12月1日,缅军统帅班都拉率部向驻守仰光的英军发起总攻,但由于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太大。英军以逸待劳,又有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因此缅军几次进攻失利,伤亡惨重,被迫退守仰光西北掘壕固守。此役缅军伤亡5000多人,英军损失不到400人,缅方在军事上遭受严重挫折。
3月,英军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对班都拉劝降不成,即对缅军阵地发起猛攻,班都拉中弹身亡。缅军陷入混乱,英军趁机攻占缅军阵地。[22]4月3日,英军又占卑谬,因进入雨季,不敢继续北上。8月6日,英军统帅坎贝尔照会缅王政府,提出如果缅方愿意赔偿军费,英国愿意停止战争。
但班都拉之死和英军不断入侵缅甸腹地,动摇了缅甸统治者的抗英决心,缅王接受议和派建议,于9月派人与英方谈判。[24]英方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引起缅方义愤。10月,缅政府重新组织1万多人的部队,向卑谬的英军发起反攻,英军大批援军赶到后,反攻仍遭失败。12月30日双方恢复谈判。
2月,英军长驱直入,占领蒲甘,逼近缅甸首都阿瓦(今曼德勒以南),缅甸政府中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丧失继续抵抗的信心,被迫接受英方提出的谈判条件,于2月24日与英殖民者签约求和。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
第一次英缅战争实际上也体现出了落后的贫乏的封建主义国家是打不过先进的强大的现代工业国家,所以在二十年以后,当英帝国主义准备转头开拓中国的维多利亚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奋发图强,全民皆兵,把英帝国主义者死死的挡在国门之外。当然也损失了许许多多的英勇的民族英雄。
第二次英缅战争又一次的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