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中接着郑强的话头总结道:“而我们就可以有了自己需要的,一个安静的,很大的地方。”
王守中点头称赞,说:“郑强这件事办得很好。”
刘国玺也夸他能干。
郑强还补充道:“你说了要找一个能操练的地方,那个地方肯定能操练,旁边还有一个操场呢。只要我们在学校的后墙上开一个门,把那个中间的道路堵住,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院子了。”
但郑强又说,校长给他出了一个问题,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王守中问:“什么问题?”
郑强说:“校长问他租这个地方干什么,还告诫说,干正事才可以租给他们。所以,现在他只是交了定金,但还没有完全定下来,需要王守中去说明情况,究竟租这个院子要干什么,校长才会放心的租给他们。”
王守中指着门外那个牌子,说:“你看,就干这个。”
郑强看到了“工程兵俱乐部”,管吃又管住。郑强眼中泛起泪光。他独自一人在外闯荡,如果没有一个落脚之地,那份煎熬、那份苦楚,只有他自己清楚。
王守中这个孩子,竟然为曾经为国家尽过责任的战友们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
王守中告诉郑强:“郑强叔叔,你背起这块牌子,走几圈看看,能背得动吗?”
郑强看着这块板子,虽然不厚,但尺寸很大,一米宽,两米长。他背在肩上,感到沉甸甸的。
他还在院子里转了几圈,说虽然有些重,但还是能扛得动。牌子背后的那几个字,让他瞬间找回了当年在部队的感觉。
刘国玺看在眼里,心里赞叹王守中的智慧,仅凭这个小小的牌子,就起到了触动心灵的作用。
郑强问:“守中,我们怎么用这个,放在哪里?”
王守中说:“从明天开始,你背着水壶和这个牌子,就在鱼村市的大街上走,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招募新兵。”
王守中补充道:“我们只招募工程兵。对了,如果有仪仗队或参加过阅兵式的,可以招募一两个。如果是参加过今年战争的退伍工程兵,一定要招过来。”
郑强问:“怎么招募?”
王守中回答:“工程兵有薪水,其他兵种暂时只管吃住。从加入的第一天起,工程兵每天一块钱,有任务时,每天两块钱。从今天开始,你的薪水就是每天两块钱。”
郑强激动地说:“我这就算有工作了吧!扛个牌子一天就两块,这也太多了吧。”
王守中回应道:“一天两块还是不多,你去招兵买马吧,招的人越多越好,将来这个团队就归你管。你这个当过营长的人,还干不了这个事儿吗?”
郑强确实是一个当过营长的人,这是他们在第一天共同住在屋子里的时候,聊天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