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动仅仅是一个夜晚便被平息了下来,尽管这场暴动比不久前的宫变还要混乱可怕的多,终究来说,比起有规有矩、早有预谋的宫变,这场暴动颇有些不成气候,活像是一个小孩子在拼命撒气然后被大人制住了。仿佛是为了演绎“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原则,在暴动刚发生不久,建康城郊外的中军便迅速赶了过来,城门没有被那群暴徒及时占领,因而中军得以成功进入建康城,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暴徒制止住,于是乎这场暴乱与其说暴乱莫如说是胡闹罢了。
胡闹归胡闹,论损失来说却终究是比宫变那晚更糟糕,毕竟宫变那晚出事的往往都是争斗的兵卒和反抗的保皇党罢了,可这次建康城百姓有不少人都被那些暴徒伤害了,谋财害命的不在少数,烧杀抢掠更不必说了,毫无疑问建康城百姓们恨死了这群市井边缘的游手好闲之徒们。不久后,便有消息传了出来,首先是苏大将军的发妻、吴郡元氏之女元巧巧被宗室的奸细伪装的陪嫁侍女伤到了,据说有生命危险,此事无疑带给他们极大的震动,然而他们并不是在担心元巧巧的性命安全,而是担心得知这个消息后、归来的苏大将军到底会怎么处理此事,人们仿佛都能想象到他暴怒的样子了。
除此之外,便是建康城百姓们最关心的消息了:此次暴动背后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让他们吃惊的是,幕后黑手居然是吴郡崔氏!暴乱第二天清早,吴郡崔氏在建康城的宅邸便被宿卫包围了起来,吴郡崔氏的族长、现任丞相崔仑同他的家人们族人们被宿卫们绑上带到了皇城去,该是进入了诏狱了。诏狱向来是皇帝手里的工具,可如今却覆盖上了某人的影子,皇帝不过是附庸品罢了。
此时在建康城掌权的无疑便是吴郡元氏族长、现任太尉元通明了,苏二五在临走前就很放心地将权力暂时交到了他手上,在查清楚此次暴乱的幕后黑手后,他毫不迟疑地下令将崔府的人们都抓了关起来。然而他没有预料到此次暴乱的幕后黑手会是崔仑,因而当他知晓这个消息时他自身也十分吃惊,因此在下令把崔仑单独关起来后,他也匆匆赶到了诏狱,在牢房外与自己的这个老朋友见面。
“老崔啊老崔,难道你看不出这就是个圈套吗?我那孙女婿就是要借着这次出行特意把潜在的反对势力引出来,你怎么就这么糊涂了呢,你以前可没这么笨啊!”
明明自己跟崔仑斗了一辈子了,可事到临头,真的见到了自己这个宿敌出事了,元通明固然是下令将他捕捉起来的掌权者,却终究也惦记着此事,恨铁不成钢地对牢房里仍然穿着那身光鲜的锦衣华服的老人说道。
崔仑有一双阴沉得宛如站立于悬崖之上的老鹰的眼睛,即使处于这般境地,他那双阴沉、锐利、细长的眼瞳依旧不改其色,他双手负后,在牢房里来回踱步了一会儿,明明自己可是被监禁的罪犯,却好似他才是站在外面的探监者或者狱卒。他边踱步边听着牢房外的元通明说话,待对方说完后,他停了下来,望着外面的人,冷冷一笑。
元通明皱起眉头来,不满地看着他:“你笑什么?你知道现在的处境吗?”
“知道,我当然知道了。”崔仑似乎从不愿意改变自己向来对任何人的漠然和冷淡,“在这次行动之前,我便让崔咎在市井间找了几百个市井游侠儿,我当然知道他们不成气候了,我也知道这次行动必败。”
“那你......”
“元通明,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次改朝换代的宫变吗?”崔仑冷不丁问道。
元通明沉默了一会儿,半响后才有些艰涩地回道:“自是......记得。”
“是啊,当然会记得了,虽然我们那时候都是孩子,但记忆太深刻了。”崔仑用一种奇怪但沉稳的声音说道,他作回忆状,“那是我见过杀人最多的时候了,当时建康城的百姓们都在害怕,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家里的某人什么时候也会被朝廷认为是北朝奸细拉到东市砍头,一个人又一个人,那天我家里人不让我出门,因为担心我见到这一场景。但是,孩子么,就是贪玩,终究是偷偷溜了出去,偏偏还溜到了刑场......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
元通明还是沉默。
“那时候正在砍一个才十多岁的少年人,据说他帮助了一个宗室逃跑,他的父母在旁边叫喊着哭嚎着,那刽子手就那样举起刀砍下来了......没死,砍歪了,砍到了肩膀上,那个少年人倒在地上,身体不断抽搐,血从他肩膀上的伤口流了出来......刽子手只好再砍,还是没砍对,但是快死了,于是他只好最后砍了一刀,果真死了。我当时么,也才十多岁,刑场上那个少年的年纪跟我差不多,不知怎的,我当时莫名想象到自己假如就是在刑场上的那个少年......我感到了后颈凉飕飕的,逃回了家里,那一幕至今不曾忘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