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第135章 问政2

第135章问政2

可关键对方还是个少年。

一个蜗居在泾阳县从未出过远门的少年。

反观长安呢?

对于松洲之败,长安其实没有一丁点的准备。

自从李世民掌权以来,还没出现过这种让人心里憋屈的事情。而韩威的心里,其实属于大唐军人的一贯心理,那就是小小的蛮夷,如何是大唐的对手。

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输了。

唯一令人震撼的地方就在于,大家都清楚的记得,当初在弘文馆,罗云生跟大家提起过此事,而且点名叮嘱松洲这个地方到底有多重要。

李世民的脸觉得非常难堪。

满朝文武的脸,让一个孩子打了啊。

尤其是李世民,到现在还在回味当时罗云生的话,怎么就说中了。

明明大唐如此强悍,朕也要求边境加强戒备了,而且朕当初也估计了大唐与吐蕃的形势,怎么就会发生了战争呢?

这真的是丢尽了面子。

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的表情都很复杂,都等着以身试毒的罗云生来解开这个谜团。

等到总是令人很烦躁的,包括在场的几位相公,好不容易等到罗云生来了,他一进政事堂,尚未开口,便有宦官将一份军报递给了罗云生。

罗云生打开军报,简单的浏览了一遍,这是韩威的请罪书,将前线的情况也说了一遍。

和罗云生预料的,以及历史中发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罗云生阖上了军报,只好轻轻的摇摇头,“此等疥癣之患,对我大唐不会产生什么影响。陛下,勿忧。”

李世民脸色发紫,狠狠的拍了拍桌案,你这熊孩子说话,是不是永远要和大家唱反调,很是恼火的说道:“别说这种没用的话。”

“臣说的没问题啊,小小的吐蕃,哪怕是夺了松洲成,对我大唐短时间也没有什么影响啊。”

“……”

李世民的眼睛瞪得仿佛铜铃,眼前这个家伙,就是仿佛什么都不在乎一样,松洲之败,是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耻辱好不好?

不过这家伙淡然的样子,倒是让几位相公很是佩服,房玄龄说道:“泾阳县男,为何你早就料到了松洲之败?”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仿佛停滞了一般,都将眼神放在罗云生身上。

松洲的兵事,距离关中太远,大家哪怕是认真面对,仔细分析,也没有想到过会爆发战事,凭什么罗云生一个没有参与过政事的孩子,就能预测出情况呢?

罗云生心里清楚,这个话题无法躲避,尤其是朝堂上这些老谋深算的相公。

先是一阵苦笑。

这种情况,就算是自己猜对了,其实也高兴不起来。这是政治态度问题,大唐将士在前线死伤,大唐丢失领土,自己还跟着高兴,岂不是成了作死?

罗云生摇摇头道:“房相这话说的不贴切,下官没有说松洲会输,下官说的是松洲可能会有战事,请朝廷预防。”

这态度必须明确。

自己从来没想过大唐输了,给自己挣面子的事情。

他和说所有人都一样,都是希望大唐的铁拳锤爆一切反动分子的。

接下来,罗云生继续说道:“下官认为松洲如果爆发战事,对大唐会不利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大唐军方出现的各种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