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上的烦心事

公元184年是东汉政权外乱始起的一年,黄巾起义只一个引发点。是年,许多心怀大志或是心怀异心的豪杰枭雄纷纷登台。

董卓、曹操、孙坚、刘备等等,在这一年里,要不是乘机发展了势力,就是凭战功得到了功名赏赐,封官进爵,为今后的图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算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也得到了一个打响名声名气的宣传机会,让世人知道世间有这样的一个人物。

所以说,黄巾军虽然在短时间内覆灭,但天下的乱象已起。

十月冬,北地郡,先零羌乘汉廷忙于镇压黄巾军之机,起兵反汉。先零羌与枹罕等地起事百姓共立湟中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攻杀汉护羌校尉冷徵。北宫伯玉等又劫持在西北素著盛名的金城人边章、韩遂,使其专任军政,后遂以其为帅。边章等攻烧州郡,杀金城太守陈懿。

而进入185年,却是大汉内乱始起的一年。

这一年,汉灵帝暴敛天下。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

这一年,借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之事。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宦官从中为奸,刺吏、太守复增私调,百姓怨恨。此外又规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届时交请,或有无法交齐而自杀者。故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百姓因此更是怨声四起。

这一年,朝中忠烈大臣纷纷被害,谏议大夫刘陶下狱自杀,含冤而死,天下莫不痛之。前司徒陈耽,历任三公,为官清正,却同遭宦官诬谄,死于狱中。

还有郎中张钧等等,都是死于这一年,这些事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刘易却从太阳能手机中的百科全书中看到了这些资料。

只不过,皇上刘宏可不知道今后的事,他现在正在皇宫中坐卧不安,颇感心焦,每天过得都有点食不知味。

先帝传位于他时,他绝对想不到局面会变成今天这样,每天从各地传送上来的奏表,几乎就没有一件好事,要不是哪里发生了旱灾水灾,就是哪里哪里的百姓民众发生暴乱,几乎每一章奏表,都是请求皇上拨款振灾抑或是派遣官军去镇压乱民。

拨款?派军?不管是哪一件事,都要花费朝廷无数白花花的银子,刘宏的心里,心痛那些银子啊。

不过,相比起银子的事,刘宏更在乎的是那些民变暴乱,民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江山不保,先帝传位于他,把整个大汉都交给他,就是希望大汉能够在他的手上得到传承,而不是希望大汉江山在他的手上灭亡。

他刘宏虽然是一个昏君,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君主,但他却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无能的君主。他很想厉精图治,整顿大汉江山,重整朝纲,兴盛汉室。可是,他却感到无从下手,面对一大堆的烂摊子,他感到自己全身泛力,不知道要如何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