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切片赫尔佐格开始

第43章 皇帝

康斯坦丁掌心之间凝聚起了一枚炽白色的光点,那是压缩到近乎凝为实质的火元素!

除了火元素以外,里面还夹杂着象征“绝对燃烧”的火之权柄。

如果被这一击打中的话,这个自称是“尼德霍格继承者”的黑影,会在一瞬间被狂暴的火元素燃烧殆尽。

“和你们对话的,只是我的分身而已!烧就烧了,没什么大不了!”黑影忽然淡定了下来,“还有,康斯坦丁……你为什么这么笃定我没有反抗能力?”

黑影将青铜匣子竖立在地上,然后伸出手,在匣子边缘的导轨上轻轻一划。

伴随着清脆的啪嗒声,匣子里面的机件呈扇面散开,七柄形态各异的刀剑伴随着机件滑出,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看起来,除了混血种之外,就连四大君王都是我通往王座道路上的阻碍!既然如此,那就只好请你们去死了!”

黑影从匣子当中取出了那柄名叫“暴怒”的斩马刀。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玩意应该是你的哥哥诺顿,专门锻造出来对付你的武器吧!”黑影挑衅似的笑了笑。

在被黑影握在掌心的那一刹那,“暴怒”厚重的刀身上传来了规律的振动,那种感觉,像是有一颗心脏在里面急速跳动。

即便隔着数十米远的距离,那种规律的振动依然清晰可辨。

黑影对着康斯坦丁挥动了暴怒,寄宿于“暴怒”中的屠龙之力,让康斯坦丁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黑影说的的确没错,在这柄刀被诺顿锻造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它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夺走康斯坦丁的生命!

看着狼狈躲闪的康斯坦丁,黑衣人得意洋洋的笑着,那种笑声……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用我锻造出来的武器,对付我的兄弟!混蛋,你是不是有点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仰躺在废墟当中的诺顿强忍着贤者之石带来的痛苦,他扶着墙壁,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这位看起来有些狼狈的火之君主,对着黑影手中的“暴怒”遥遥一指,发出了如同雷鸣般的咆哮:“给我……滚回匣子里去!”

在锻造“七宗罪”的时候,诺顿用禁忌的炼金术“活灵”,为了七把武器赋予了强大的灵魂。

也就是说,这套炼金刀剑组其实是有生命的!

时光已经飞逝了几千年,但被封印在“暴怒”之中的活灵,依然对诺顿怀着深深的敬畏与恐惧。

在诺顿的意志之下,“暴怒”像是受到了某种极强的牵引力一般,脱离了黑影的掌控,径直飞向了装载着“七宗罪”的青铜匣。

在黑影懵逼的眼神当中,青铜匣上的机件沿着导轨滑入,伴随着啪嗒的轻响,青铜匣缓缓关闭。

黑影试图再次开启这套炼金刀剑组,但任凭他如何努力,七宗罪就是没有给出半点反应!

“噗嗤……”看着黑影有些滑稽的模样,仰躺在地上的路明非发出了不合时宜的笑声。

短暂的呆滞过后,黑影身上写满了“恼羞成怒”几个大字,“诺顿,你在挑衅我!”

黑影疯狂的咆哮着,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充满杀意的咆哮,但听起来就是有几分莫名其妙的喜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