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切片赫尔佐格开始

第35章 酒吧

“味道不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老唐苦笑着摇摇头,“三明治是穷人的食物,再怎么好吃,肯定也比不上星级餐厅的牛排!”

“牛排什么的太塞牙,还是三明治好!”路明非三口两口消灭完了整个三明治,“说起来,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坐灰狗公交吗?怎么还专门租了辆车?”

“怎么样,你朋友我够意思吧!”老唐非常骄傲的笑了笑,“本来是打算带你坐灰狗公交来着,但转念一想……你这个家伙没见过世面,所以我就忍痛租了辆车,带你去看一看大城市!”

老唐从副驾驶的手套箱里摸出一张地图,“现在我们去哪?听说伊利诺斯州那边的风景不错,还有个大城市芝加哥!要不我们就去那边吧!”

“芝加哥”这个词让路明非脸色一垮,他这一趟就是专门来带老唐远离芝加哥的,现在回去的话,前面做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还是别去芝加哥了吧?听说那里黑帮横行,万一要是被人打劫就不好了!”路明非用影帝级的演技,装出了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

“有我这个大哥在呢,你怕什么?”老唐有些无语,“算了,既然你不想去芝加哥的话,那就带你去隔壁的明尼苏达州看看吧!听说那里的妹子热情开朗,酒吧里还有脱衣舞可以看!”

老唐脸上挂上了一抹成年人都懂的迷之微笑。

“有脱衣舞啊!”路明非吸溜了一口口水,“这么说来的话,那里简直是男人的梦想之都啊!既然这样的话还愣着干什么,快点开车走啊!”

在路明非的催促声中,老唐再次发动了汽车,老旧的福特车喷出一股浓浓的黑烟,迎着灿烂的夕阳,这辆车载着两个怪物,远离了混血种与龙纷争的漩涡。

命运的齿轮似乎真的被路明非所扭转!

这一次,老唐还是老唐,他还是路明非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没有变成长江江底的那个青灰色的小龙人“诺顿”。

但,“命运”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真的是可以如此轻易就能改变的吗?

……

“夔门计划”结束以后,曼斯没有在华夏多做停留,他带领着自己的小队,马不停蹄的返回了卡塞尔学院。

高强度的任务流程让所有成员都神经紧绷,现在突然一下子放松下来,疲惫感就像是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源稚生连衣服都没换,直接就躺在床上,陷入了沉睡。

眼睛一闭一睁,时间便来到了第二天的傍晚。

刚刚起床的大家长悠闲的伸了个懒腰,在卫生间洗了个澡后,源稚生径直走向了学院餐厅。

现在虽然还不到饭点,但餐厅里已经零零散散的有人开始就餐,在餐厅长桌的边缘,源稚生一眼就看到了正抱着酱猪肘啃的芬格尔。

芬格尔也看到了源稚生,人生败犬脸上露出了笑容:“源君,来这边!”

凭借着敏锐的视觉,源稚生甚至可以看到芬格尔指尖的油渍,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芬格尔学长还是这么不修边幅啊!”源稚生轻轻摇摇头,然后端着餐盘,坐在了芬格尔对面。

“学长,你今天没课吗?”源稚生嚼着牛排,有些含糊不清地问道。

“怎么可能没课!像我这种连续留级好几年的传奇人物,要补的学分可多着呢!差不多一天到晚都是课!”芬格尔没心没肺的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