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进行

一户人家,有3个男丁,自己决定哪一个人去,不足两个人,还有超过的,会进行结合,三个人一组的进行抽签,保证足够的公平性,或许,里长和村长,能够保下来几个,却真的不多,4000人的村子,起码会抽调320人以上。

官府并没有给他们很长的时间,在布告贴上之后,大概两天的时间,就再一次的来到了村庄,同行的除了一个捕头和4个衙役之外,还有县衙的主簿。

在北宋的县级之中,县令,县丞,主簿和县尉,是县里面的四个入流的官员,分别掌握着县里面的权利。

这些在县里面四大家的权利的,等闲不会到乡村来,可是从中枢压下来,开封府直接压倒了每一个县,连开封府的大人们,都已经深入到汴梁的各个街区,主导抽调的事情,这些小县令,如何敢高枕无忧。

为了最快速度的抽调足够的人力,并且把人送到定海军去的,他们动作非常快,时间又相对比较短,最少说10天之内,要把精确的数字,还有大体上面的人员,都给报到各州府之中,然后由州府统一安排。

开封府算是所有州府之中,动作最大,也是最早的一个,每一个基础官员都有任务,每个人都不敢怠慢的。

主簿名叫吴青山,出身在县内的大家吴家,考取了举人功名之后,就放弃了继续考取进士的资格,而是进入到流转内,成为了底层官吏,从入流开始,一路的用了20年的时间,做到了主簿这个位置,可以说几乎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好多年。

用20年的时间,暂时达到8品,听起来,有些太慢了,可是对于底层的这些官吏而言,这已经是极限了,非科举出身,除非是有大功,或者是机缘巧合,否则的话的,七品已经是极限了。

这个七品,还不是县令这样的一把手,而是州城或者府城的一些次职,一般而言,8品主簿和8品县丞,已经是极限了的,再上去,困难重重的。

吴青山这一次来,不但有确认,小张屯到底能够抽调多少人员,在县衙之中,是有一定的登记的,可是为了避免钻空子,还是有高官和捕头衙役们一起,来到基层。

过去的这些时间之中,四大家已经走了众多的村庄,几乎每天三四个的,虽然县城不算小,可是人数繁多的村庄,也就是那么几个,把这些主要的给抓住了,人员确定下来,整个县城的抽丁,基本上,就能够完成了,剩下的,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让这些偏远的,或者人少的村庄,主动报上来就可以了。

主簿的到来,让本身就有些低沉的村庄,再次陷入到了谷底,特别是心中还有别的打算的里正和村长,他们还估摸着,如果能够跟捕头通融一下,他们的家人是可以保存的,可是现在,连主簿都亲自来了,显然,县里的高官,对于这一件事情的重视,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上的。

能够做到村长和例证的植物的,察言观色是重点,他们老老实实的不敢再提,只能够随机应变了。

吴青山到了之后,也没有多做其他的,拒绝了里正家里的邀请,而是来到了晒谷场,早就让村长召集过来的抽丁,集中到了晒谷场上,几百人,乌压压的一片,周围,聚集着更多的人,他们都是抽丁的家人,看着自己的家人被抽中,有些生离死别的感觉。

吴青山也是有水平的,并没有摆起官威,而是细声细气的说所有可以说的内容,这些抽丁并不是去打仗,是去北方学本事,那是一个比汴梁都繁华的地方。

北宋跟定海军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因为输送大量务工人员的关系,开封府派出了很多人前往沈阳,他们也送了很多的信件回来,这些信件,哪怕只有少部分介绍沈阳的情况,也把沈阳描述的美轮美奂。

吴家也有人去了沈阳,也描述了一番,虽然有些难以置信,可是定海军总是创造奇迹,想来也相差不多。

晒谷场上,所有的人,都是一片木然,哪怕吴青山说的天花乱坠,也动摇不了他们伤心的心情,他们都是被抽调的,一旦出去,天知道最后是怎么样的。

吴青山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在过去的一周时间之中,他已经走过了20多个村庄了,大部分的情况都大同小异,如果换成以前,他只能够依靠政府的官威强压,硬按他们低头,可是现在,他有别的办法。

县衙之中的数据,大概是280人左右,跟里长稍稍沟通了一下,最终他们抽调的数字是330个,比起县衙记载的多,可是他却带了足够资金。

从韩江把6000贯送入到的东府,钱已经分发下来了的,东府又凑了一部分,地方县衙,也在上一年度的管理费之中拿出来一点,算是把40贯的安家费给凑齐了的。

有时候,单凭口说,无法解决问题,只有用钱来解决。

330人,一人40贯,就是1.32万贯,按照之前,北宋铜钱的话,一贯八斤,怕不是快10万斤,可是现在,有了定海币,重量大规模的减轻,只有2万斤左右。

跟着吴青山出来的,还有十多辆的马车,装备着这些现金,当十来个大方桌被放在了晒谷场上,然后摆放上去现金的时候,所有人都抽不离目光了。

哪怕是放在汴梁,40贯都不算是很小的一笔钱,更别说小张屯,这只是一个偏僻的,并不发达的小村庄,依靠着种田,能够管饱,可是钱,真的很难赚,这也是小张屯落后的根源。

现在在抽丁已经成定局的前提下,他们选不选这40贯,都必须要去,谁不会选,在说了,对于普通人而言,40贯已经够买命钱了,哪怕前途堪忧,可是总能够给家里留下一大笔钱。

吴青山走的时候,小张屯总算恢复了一些热闹,一些家庭出来购买各种的肉类,也算是离别的宴请吧,出发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一周之后,有些快,却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