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视的东西

本身,韩琦还觉得,工人派遣这方面,要放一放,不要那么的着急的,防止人口的大幅度的减少,可是看着群情激奋各路转运使,30多个路,一个路抽调出七八万人,对于各路来说,影响不大,就算是西北那些,人烟稀少的,这些人也都不影响,更别说中原这些人口稠密,人口众多的路。

因为经过了一系列的争吵,中原是想要按照户来抽,3户抽1,或者是5户抽1,可是这个西北不愿意了,最终达到了一个妥协,根据州为主体,人口多的稍稍多一点,人口少的稍稍少一点,基本上都在平均数值的上下,最多的,比最少的,只是多了2成,这个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算下来,按照最初的数字,各州的财政增长,就超过了1000万,而且会迅速的上升,不用怎么用心的去运营,按照普通的增长速度,1年2级,2年3级的速度,未来两年时间之中,各州的财政增长,将增长4倍。

曾经,2000万收入的北宋,已经是相当富裕了,虽然说入不裹出,可是拿出百万,甚至更多,给辽国岁币,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事情,现在,当这个数字,落到了一个州之上,会对这个州的提升多大。

这些州郡的首脑,不用用心的运营,只是按照汴梁比葫芦画瓢的经营城市,工厂,顺带的,把公路铁路给修建,以前个州没有钱,或许能够结余的几万贯,已经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上州了,可是现在,西北最小的州,都有3000万以上的保底,用于兴建大规模的工程,根本不在话下。

以前担心的钱的问题,在这个派遣工人出现之后,立刻就解决了,10亿,甚至是更多,这就是定海军拿出来的,不管如何,要先拿下。

北宋对于这些方面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掩饰,这个消息传来,定海军并不是的吃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或许会对定海军的接待能力的,有较大的压力,可是对于定海军而言,

影响并不是很大吗,因为定海军拥有着可怕的建设能力,只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放在大规模的建设上面,就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大量房屋,至于工厂,400万的人工,看起来有些多,只要定海军提供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兴建七八个卫星的工业城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韩琦和这些官员们,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提供足够的人口,以获得很多庞大的管理费,在不影响整个北宋的运行的情况下,三抽一,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北宋目前,差不多有8000万的人口,算下来壮年劳力的数字,在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000万以上,三抽一,应该是可以抽调600万。

可是实际上,北宋官府的执行能力,还有辐射的范围,远没有达到全部,估摸着差不多能够完成二分之一,也就是说,300万已经是极限了。

包括韩琦在内的众多北宋高官们,他们做出这个布置,更多的是处于目的上面,而不是考虑到底层的民众,在他们看来,这些蚁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就不错了,去定海军还能够赚到钱,有什么问题。

他们丝毫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件事情,对于这些民众的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提升,对工人的好处,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发这么多的钱,这种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件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绝大部分的官员,不说是锦衣玉食了,就算是完全贫苦出身的都没有几个。

自古寒门出娇子,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少么,出现一个,就跟过年的,或者难得的那样,当然要好好宣传了,可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真正的,完全的从寒门的出现娇子有多少个,不说完全没有,可是也是少之又少。

哪怕类似北宋这样开明的王朝,对于科举,对于文人比较重视的,培养一个文人,哪怕是启蒙的读书识字,都需要很多的钱的。

笔墨纸砚,所有跟文人有关系的东西,包括是各种的书籍,价格都相当的高,不说考科举,哪怕是童子试,也需要买到四书五经大学之类的,这些已经相当经典儒家典籍,价格比起普通的书要便宜不少,可是也相当的昂贵。

这些本身就断绝了贫苦家庭升迁之路,或许,在童子试,还可以的用抄书的方法解决,到了秀才,举人,甚至进士,需要学习的书籍越来越多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普通的农家,又怎么的支撑的起。

一个合格的官员,单纯读书,那是绝对不行,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游历和长见识这也是必不可少,看起来温润的读书过程,需要的全部是钱。,

要么出身殷实之家,并且是读书的苗子,否则的话,能够出头的基本上是是天赋聪明,命运比较好,在年幼的时候,遇到名师,或者是有别的方面的际遇,这样才能够度过最艰难的管卡,可是这样的人,在整个科举的人员之中,又有多少。

更何况,有了师傅,或者是母族这边的靠山之后,他们真的算是贫寒学子么?

纵观整个历史上,能够以贫寒之身,直接的考过科举,成功做官的,有几个人。

以小地主和富裕之家,甚至是传承的世家走出来的这些官员,这些人掌控的朝政,他们或许有一些真的心性不错,比如韩琦富弼这样的,他们愿意为老百姓来谋福利,可是真正的切实的介入到老百姓的生活的,又有几个人。

那些深入到老百姓生活,多是一些深入到老百姓之中,了解一下民间疾苦,可是这个了解,只是一个浮光掠影上面的了解,只能够算的上,不是完全不知世事的书呆子,可是这跟真正的民间疾苦比起来,那几乎差的太远了。

要真的了解民间疾苦,需要真正的以老百姓的习惯来生活,这样的日子,那就不是试着苦了,那是真的苦,包括最为了解民情的韩琦等人,不会想到,别说是后来100多贯,就算是之前的40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已经有了致命的吸引力了,这种吸引力,直接造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