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道诸天

第195章 窃取秘密

李知鱼一身武学道路甚杂,多是“沧海世界”武学。

大金刚神力是修炼佛道。

天子望气术修炼天道。

周流六虚功修炼和谐之道。

妙乐灵飞经修炼音乐之道。

龟镜,是心镜之道;鲸息功,是鲸鱼之道;龙遁,是龙之道;千鳞,是鳞之道;一粟,是刺之道。

……

把这些道路结合起来,就是他推演的《混元如意心经》。

因而,那每一条道路,李知鱼都修炼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

此时催动《大金刚神力》,直如大力菩萨,周身弥漫出一股股威严,庄重,肃穆,宏大的韵味,真如一尊佛陀降临到了人间。

顷刻之间,院内撒下神圣庄严的光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灿灿光华,直冲霄汉!

天地之间阵阵宏大,嘹亮的梵音回荡,震颤虚空,迷惑精神。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呛啷,呛啷……

佛音之下,兵器坠落地的声音自四面八方响起,连成一串长蛇,除开一些心智坚韧的宗师高手,诸多先天武者都是心摇神晃,迷迷糊糊间抛弃兵刃,磕头忏悔。

“你竟身具如此佛门神通,难道你是天佛寺的转世菩萨?”柳无生骇然出声。

不怪他如此惊诧,只因天佛寺是灵州一大宗派,在中古一百零八宗门之中排位前十,实力深不可测。

寺内常有堪比天人级数的菩萨转世投胎,与红尘俗世之中参悟佛法,领悟禅机,往往一朝顿悟,便拥有无边佛法。

“绝不可能,若真是菩萨转世,一定会有罗汉金刚护持,而且,他施展的武学,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难道是域外五荒某个佛门大派的神功绝艺?”

另外一位皂袍老者大喝一声,身如飞梭一般,隐现一层光芒,猛然撞击而去。

他显然修炼了什么某一种道家的护体玄功,肉身金刚不坏。

轰隆隆!

空间颤抖,他人如旋风般掠往高处,身体周遭自然而然散发的气血之力,形成吞纳一切的庞大气场,竟令得方圆数十丈内的空间掀起惊涛骇浪,直似共工怒撞不周山!

这种声势,果然不愧是大宗师!

李知鱼脸色未变,肃穆依旧,私身躯一动,宛如一条条浪涛如龙腾飞空,皎洁的光华洒在其上,像是赋予了灵性般张牙舞爪,咆哮怒吼!

李知鱼似御龙而行,身形狂风般旋转,自天击地,双腿利剑般直击皂袍老者。

一声爆炸响彻!

这老者直接被李知鱼一腿击飞,穿破一重重院落,最终落地。

楼阁片片破碎,尘土冲天飞扬!

“好强大的力量!”

皂袍老者双目圆瞪,忍不住吐出一口鲜血,那一脚已踢破了他的护体玄功,更损坏了他的身躯,五脏六腑竟似颠倒过来。

忽然之间,那青衫老者仰天清啸,面上却显露凝重之色,双臂一展,好似一只振翅而飞的青鸟,飞扑而去!

这一击挟天地之伟力,换来了摧枯拉朽的雄浑力量。

柳无生更是不留手,蓦地挺直脊骨,全身袍袖无风自动,须眉皆张,形态变得威猛无涛,状比天神,双手连续作出玄奥精奇至乎任何形容的奇妙变化,击向李知鱼。

与此同时,四名宗师高手来临,精神与力量相合,发出自己成名的气功绝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