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傲仕三国

第166章 合纵之局势

渝水阳安关至葭萌关一带,丘陵密布,河谷与山道崎岖纵横,其间仅有着一条官道,可通大军与骑兵,和运粮部队进出。

而如今这条大道末端,本为吕布所率先锋大军,自剑阁而来,将其掌控。

但怎奈后方阴平一道,由守军吴班所率的东州步卒,极善山林作战,在昼夜行军赶路之下,不过堪堪三日的光景,其先头三千部曲,便已然过了白水关,猛扑葭萌关而来。

由于剑阁乃是一座险隘,并无太多地方可容纳兵卒操练。故此吕布眼下手中,能够供他驻扎调遣的冲锋营士卒,仅有着千余而已。

这些士卒虽说都是能够以一当十的精锐,但那却是在北方平原之上。如今到了这山林之间,加之深秋气候潮湿,雨水充沛,虫疫滋生,此前那般战斗力,早已是大打折扣了。

故而若要说以这千余人之力,抵挡西面凶猛袭来的吴班大军,饶是以吕布、诸葛亮坐镇指挥,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呐。

因而一番权衡之下,吕布决定书信求援梓潼,以此也可试探曹操之心思。

看看眼下两军攻破汉中、渐入益州腹地之后,两方联军,是否还有出发之时,一心剿贼扶汉之友心?

然而此后孔明虽说并未出言相拒,但他可是丝毫不会相信,曹操愿意这个时候出兵相援,派大将领兵来救。

原因无它,一方面,曹操先锋军所率兵卒不过万余,眼下又在左右开弓,分袭涪县与阆中,能够所分之兵,用于镇守梓潼城内者,本就不多。

加之曹操本一度量极小之人,心中对于国仕,多少是怀揣着嫉恨怨念的。

眼下倘或他调兵转头北上,岂不是默许放弃梓潼,仍有蜀中之军,夺回失地么?

如此做法,无异于让曹操割肉喂鹰,他又岂会有此胸怀?

所以,孔明的决议和想法是,眼下命随军暗卫飞鹰传信,通知于西面驻扎在江油的刘备部队,以多方言辞竭劝,力主他出兵相援。

此事,他自然未与吕布言说,唯恐其不相信任,引起军中两相为令,士卒不知听其所言,会引得军心骚动。

只是孔明此刻也许未曾料及的是,在他手下暗哨,所派之人携其密信,送至江油的前一日,那来自梓潼城内,由郭嘉手书的一封竹简,已是率先一步,抵达了刘备的手中。

涪江上游东岸,江油城内。

城廓高楼之上,刘关张三兄弟,正驻足而立,身躯笔挺傲立于间,俨然一派军戎气势。

当先在刘备此刻的掌心之中,正持握着那卷,来自前线曹操手下谋士,郭嘉所手书寄予他的这封密信竹简。

其上不过寥寥百字,所写内容亦颇为简单。

不过就是相邀刘备,率军沿江直下涪县,与他曹操合兵一处,共击川地蜀军罢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