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传

第二十四章 楚州应纯之

“免礼,看座。”应纯之的架子倒不大,且常奔波在外,颇有亲历亲为的作风,抬头微笑说话,显得很是和蔼。

刘佑和季先恭谨地坐下,也没拐弯抹角,简单说了下情况,便把孟九成的亲笔信呈上。

听到红巾军有意投宋时,应纯之强作镇定,心中却是翻腾不止。红巾军现在已据三州之地,如果归宋,一下子就使宋的图多了三州。

而且,红巾军胜败与否,还关系着楚州等边境的情势变化。有红巾军牵制,金人便无力袭扰,一个安定的环境,对筑城固边可是很有好处的。

但应纯之这样想,却也知道自己的权力有限,作不得这大事的主。

展开书信,应纯之读过之后,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对这个孟九成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觉。

“你们觉得孟九成确有归宋之意?”应纯之开口发问道。

刘佑赶忙拱,说道:“草民觉得北人悍勇,或可成为抗金助力。而孟九成与其他红袄军又有不同,打家劫舍、伤天害理的事情倒是没听说做过。”

应纯之轻轻点了点头,北地义军虽然抗金,可也打家劫舍、寇掠州县。虽然他也认为或许可以联合抗金,但如何着,如何处置,却也没有合适的策略。

季先继续说项,大不了应纯之不接受,降罪却是不可能的。

他向上拱了拱,说道:“草民看那孟九成颇有忠义之心,也不象那寻常草寇。”

应纯之微垂眼睑,思索着,并未立刻回答。

当时,在宋金关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仅是朝廷决定着相关政策,地方大员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纯之虽也是地方大员,但朝廷又未有旨意,他又哪敢轻作决定?

孟九成当然也深知此点,信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也不强求应纯之全部答应。但在钱粮上给予些方便,红巾军能支撑,对应纯之也是有好处的。

至于史载的季先说服应纯之招徕北人组建忠义军,孟九成认为是形势使然,并不是季先有多么厉害,应纯之有多么英明。

如果不是宋廷的默许,应纯之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又哪有那么大的权力,更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来支助忠义军。

也就是说,现在如何舌绽莲花是用处不大的,只是能让应纯之知道孟九成有志于此。而应纯之也不是个固步自封的短视之辈,一旦形势有变,他自然会选择利用北人,图谋恢复。

思虑良久,应纯之并没有作出决定,而是淡淡一笑,说道:“彼等若有忠义之心,朝廷自会有所措置。然边防尚薄弱,战备亦未丰,却还要等些时日。”

很多人都看出了金国衰落之势,宋廷中强硬派抬头,应纯之自是知晓。他预计朝廷政策或有改变,他身处边境重镇,早做些准备也是好的。

“至于粮食——”应纯之看着刘佑和季先,缓缓说道:“他既按价购买,本官便给些方便,也算是对忠义之士的褒奖。另外…….”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