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传

第三十二章 乱象丛生

第三十二章 乱象丛生

也正因为形势变化得令人目不暇接,给孟九成的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尽管他并不完全知道会如此顺利。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在成功的各项因素中,运气排在前三位,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而孟九成的运气好,当然也有着他的筹划、布置的合理巧妙之处。比如紧靠马髻山,先从山区小村着手,再窥视大镇。这样低调的行动方式,就避免了其他势力的过早注意。

摆平七个村子,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等孟九成带着其余人马,押运着辎重赶到卧石岭村,并开始在四顶子构筑防御工事时,莒南县城里的火并厮拼正打得激烈。

衙役捕快蛊惑裹挟着一批百姓,土匪贼盗也收拢了无赖泼皮,这两方的联盟到底是不稳固。夺取县城时还勉强能共同作战,胜利到手,又岂能长久和平共处?

刘庭玉暗地联络了陵阳镇的本家,还有十字路镇的土豪周三贵,原准备突起发难。可没想到却走漏了风声,以张成为首的土匪贼盗倒先动起手来。

事起仓促,刘庭玉一伙不敌,狼狈退出县城。失利之后,刘庭玉自是不甘心,陵阳镇稍事喘息,便联合刘文正、周三贵,三家合兵,往攻县城。

这么一折腾,不仅刘文正招兵买马的扩充计划半途而废,连孟九成干掉马四,在山区这么鼓捣,也暂时没人理他了。

得到确切消息的孟九成胆子又肥起来,再次向南拱,占领山里村、西山村、官岭前村、大岭村等八个村庄。他不仅控制村庄,扩充队伍,还把陵阳镇各家派出来招兵买马的人都扣押起来。

现在虎山成了最前沿,离陵阳镇不过十余里,再向南恐怕就要引起刘文正等人的惊惧了。

孟九成便坐镇此地,指挥士兵,动员百姓,修筑工事,以作防御抵挡。穆易等人则再度率队出发,向东西两个方向继续拓展。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孟九成占领的村庄已经达到了三十二个,中等镇子一个,相当于陵阳镇以北三分之一的地盘。辖下的人口有五千多,军队也扩充到了将近五百。

山区就是如此,村子数量不少,人口却分散且不多。要知道,莒南县可是有七八百个自然村,四个镇子,总人口数在十万上下。孟九成所占领的根据地,控制的人口数,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孟九成却知道,他打下的基础要比其他武装更坚实。因为他是按照根据地的标准来进行建设,并有着长远发展的规划。而建立根据地,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先进的理论。

而数支红袄军已经占领了山东十数个州,算不算根据地呢?

那当然不算。在孟九成的理解中,根据地应该是比较稳固的,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和政策措施的,是获得当地大多数民众支持的,是能基本自力更生并且提供后勤补给和兵员补充的,是要耐下心来做长期、艰苦的经营工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历史上他不是一个忠臣孝子,现在嘛,他是孝子,但绝非忠臣。历史上说他英勇无敌,现在嘛,比起杀人放火,他更喜欢阴谋诡计。历史上说他野心勃勃、兼资文武,现在嘛,他可耻的承认了这两点。历史上说他不是一员猛将,而是一名骁雄。现在嘛,他的确麾下十万西凉铁骑、睥睨天下。不过,他这样做的原因……丫的,跟吕布、曹操、孙策、周瑜等大佬儿抢,手段不强硬点不行哇!
隐于深秋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前世是侦察兵的凌云,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高中超级学渣。教室里,需要提前填写高考志愿。凌云毫不犹豫的报考全国最牛最难进的国科大,却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面对质疑和嘲笑,凌云置之不理!然后,高考成绩公布,以接近满分成绩,成为全国理科状元!顿时间,全国轰动!班里的学生,全部傻眼了!明明是学霸,为什么你要装成学渣啊?!
李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