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系列:老子是石坚

第二百零一章 灯神打白工

石坚对突然响起的声音充耳不闻,刚才请你出来,你不出来,火烧屁股坐不住了,让我停手就停手,到底你是主人,还是我是主人?

忽见神灯灯芯爆出一团白光,精芒四射,明如星辰,映目生缬,山洞昼亮。一道白烟顺着玻璃灯管喷出,结云四散,从中飞出一个人影。

此人一身白衣,头戴瓜皮帽,身后垂辫,身材高大,手持折扇,文质彬彬,玉树临风,英俊倜傥,真个一表人才。啪地抖开折扇,挺身站立,傲然道:“本座冬隆察,大清顺治皇帝首任文武状元,才高胜八斗,学贯满五车,死后蛰伏在灯,修成正道,是为灯神!”

说完半响不见石坚说话,冬隆察暗暗嘀咕一路,偏头看去,顿时头皮发炸,急忙喊道:“主人且慢动手!”

石坚放下双手,故作惊讶道:“你叫我什么?”

冬隆察乃是灵仆,蛰伏在灯里,凡是持灯之人,都可以请他出来帮忙,不过他愿不愿意出来并非完全取决于持灯之人的意志,他有很大的自主性。电视剧里雷罡入魔,无论怎么召唤他,他都没出来,最后被雷罡拆得七零八落,随手丢弃,下落不明。

灵仆应该有灵仆的威严,冬隆察本想摆摆谱,吊足石坚的胃口,等他请自己出来的时候再出来,哪里想到,石坚竟然通晓火行道术,吸收灯里的火元力为己用。那些火元力对他十分重要,可不能让石坚全都吸收了,不得已,只能乖乖跑出来,不情不愿地喊了声‘主人’。

石坚满意地笑了,问道:“我在慈禧墓里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冬隆察摇头晃脑道:“本座不知。凡是执灯之人都可以请我出来,但若是没人执灯,我便处于蛰伏状态,对外界事务全然不知,主人在慈禧墓里做过什么,我不清楚,也不想知道。”

停顿了一下,冬隆察颇为惊奇地看着石坚道:“慈禧得异人相助,提前预知生死祸福,布下天蟹局,企图以阴身重返阳间,再掌大权,行事隐秘,下葬没多久,主人便找到此处,真让人吃惊啊!”

“那个异人不是你?”石坚惊讶地问道。

冬隆察笑道:“我深受皇恩,自当报答,不过布局炼阴身之法,我不屑为之。主人别小瞧天下人,皇宫之内也有高人。”

当年蒙元勾结降教,打压灵界门派,茅山派几近灭派,当今朝廷统治时间数倍于蒙元,权掌天下,拉拢豢养几个修道之士不足为奇。

相比冬隆察口中的‘异人’,石坚对他更感兴趣,开口问道:“你自诩灯神,有什么本事?”

冬隆察轻摇折扇,傲然道:“本尊乃灯火之神,就像灯中火焰一样,无形无体,铁石难伤。触铁成铁,碰石变石……”

“我要你帮我修成火行法!”石坚打断道。

冬隆察脸色一僵,尴尬道:“不瞒主人,修行遵循天理,讲求循序渐进,非人力所能干涉助长。何况灯中火元力乃是我千辛万苦凝炼出来的,于己大用,恐怕帮不上主人。”

“好吧,我换一个,修行茅山法必缺一门,你有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冬隆察没急着回答,似乎在暗中推算,片刻后,摇头道:“解决不了!”

“八十多年前,紫霞山百岁道人在甘田镇消灭血魔,将血魔元神封印在一个盒子里,并留下四座神像,我想知道它们在哪里?”

冬隆察眉头紧皱,摇头道:“血魔非人非鬼非妖,我算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