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前夜,我成了郓王赵楷

第62章 积累力量!求追读求月票~

金军中这些中底层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从记事起便一直在战场上,从十多年前征讨大辽到如今征讨大宋……

军事作战上,他们绝对称得上是有勇有谋了,放到战场上能有猛虎出闸般的勇猛,更兼具狐狸的狡诈,特别在战术的临阵运用与变化也很厉害,但一旦拔高到战略层面,他们立刻捉瞎了。

可以说,女真人很聪明,而且不是一般的聪明,学习能力非常强。

但是能理解战术,和有大局观能纵观全局,有战略眼光的那就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金军中如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等这些有统帅大军作战的人,随完颜阿骨打起兵南征北战脱颖而出,不仅作战勇猛,更凭借聪明才智不断学习,战略眼光一点也不差……

但行军打仗除了战略格局,其他也很重要。

以前,行军作战如他们这等战略战术高手,只需要看到敌军的破绽,一阵猛冲猛打就行了。

而今,金人军队越滚越大,这种大型的集团作战指挥难度之大相对于以前几千上万的作战,完全不是一回事,难度呈几何式提升!

在古代,统帅十万以上的大军就敢号称百万,是因为这种大集团作战已经触及到了这个时代军事集团的极限,再多不可能了,这不只是简单的人力物力计算题,还有地方上动员上的时间安排、由上到下以及同级别将领间的信息传达与沟通等各种难题,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因此,这一级别的军事指挥,哪怕对宗望、宗翰这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统帅来说,也段然不可能做到全军各部如臂挥使,上下统一!

他们眼下能各自统领八万人马,还是在时立爱这样的汉人幕僚帮忙统筹下,才支撑住了整个大军的架构。

而且金军内部架构,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的部落、地方团体组成的,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组织架构是落后的,也是空有其形而无其实……

否则,金国方面为何要分成好几路大军呢?

凝聚到一起,五指并拢握成拳头,那不论是向西还是向南,他们完全能够像当年曹操南下赤壁,打一场不靠运气靠实力一路横推的灭国战了!

“好了,那我们需要合计一下,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

眼见火候到了,完颜宗翰伸手虚按,沉声道:“就拿上面所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去’这一战法,你们有何看法?”

……

正当金军这边高层将帅们一边修养整顿,以待来日再度攻城,一边不断地集议关于汴梁日报上,大宋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战术安排时,城内的八万大宋禁军也飞速地完成着蜕变……

“张老将军,步人甲兵团现在整备得如何了?”

东京城南的军营中,赵楷有些期许地看着身前这位须眉苍苍,但身姿依旧雄壮挺拔的老者。

“回大统领,从全军选拔再加上这些时日的招募,现在步人甲兵团已经有八千正兵了!”

“八千……”

赵楷脸上不动声色,但心下却是有些失望的。

太少了……

步人甲士兵,其实就是重甲步兵!

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一般重量达58宋斤(1宋斤等于1.2市斤)以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

而西方世界,哪怕一直到15世纪,哥特式全身甲也才20公斤左右。

因此,大宋的步人甲对士兵身体的素质要求之高,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