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欢乐颂开始

第85章 赚大钱的项目

……

最终,池宇还是骗了便宜妹妹,一整天,都没去公司,还仗着年轻精力旺盛,连累得某人,第二天也没去成公司。

自那日曲筱绡登门拉投资起,每天雷打不动三通电话,句句不离采石油、赚大钱、抓住时机、名额有限等词汇。

一般情况下,池宇都是打马虎眼糊弄过去,实在躲不过,就说公司专业团队还在考察项目中,等结果出来时再说。

慢慢的,她好像被逼急了,打电话时的语气,一次比一次焦急,好似亲哥不答应投资,就对不起她一般。

这几日,池宇也没闲着,一直通过系统,观察便宜妹妹定位,公司、欢乐颂、酒吧、高档餐厅……以及每日必去一趟的青柠度假酒店。

是日,周末,被亲哥晾了八天的曲筱绡,驱车来到酒店,在二十六楼餐厅,与一贵妇人相见。

高高梳起的发髻,后头别了根镶蓝钻鱼骨发卡,身着香奈儿经典款套装,翘着兰花指,喝咖啡的动作,甚是优雅,端得一副岁月静好悠闲品茗贵妇姿态。

擦,果然是她,消失许久,自称环游世界的曲母——来自十米外单人桌举杂志挡脸池宇的心声!

召开系统商城,400积分,兑换‘限时20分钟顺风耳’技能,然后,聚精会神,偷听母女二人谈话。

一开始,只是无痛无痒的日常交流,如今日着装打扮、身体健康状态、吃了啥买了啥等,后面,曲筱绡嘟着嘴,疯狂抱怨亲哥犟脾气,一点都不听劝。

“妈,我就不明白了,这么好的项目,你为啥拦着不让我投?”

曲母嘴角微扬,慈眉善目道:“筱绡,极南之地,石油开采项目,投资名额只剩下一个。环游世界的这几个月,见识过壮阔雄伟的山峰,领略过无数巨匠的风采,品尝过各国特色美食,方知这些年困在曲家一方天地的自己,是多么的狭隘。妈妈我,愧对连杰呐,是以,一听到这么好的项目,第一时间就想到他。”

“妈,哥那么好,一定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的,您放心,就算是绑,我也会让他投这个项目。等赚了大钱,再让他分一杯羹给我,劝他投资,我曲筱绡是不会认输的。”

“对,不服输,这才是我的女儿!”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貌似是公司有事,曲筱绡先行一步离开。

女儿走后,曲母长叹一口气,打开LV包包,开始...疯狂装酒店免费食品,纸杯小蛋糕、发亮青苹果、披萨饼、饮料……

鼓囊囊的高奢包包,再也装不下,她才昂首挺胸,踩着高跟鞋哒哒哒的离开餐厅,可却在门口被工作人员拦住。

“女士,请出示一下您的房卡,谢谢!”

能当门卫的,当然阅人无数,曲母自认为做得隐蔽,可在工作人员眼里,却处处充满漏洞。

曲母微微后退半步,包包也往后挪了挪,瞪着圆眼,色厉内荏道:“来往餐厅这么多人,偏偏只查我一个?你什么意思,信不信我去经理那投诉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