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教官

第九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

随着原地休息的命令传达,五百人的队列就在路边修整两刻钟,会烧火做饭的暂时就充当伙夫烧热水。

林冲骑着马来回巡视了一番,督促几个都头不要让士兵随意走动,不能喝生水,注意附近的情况警戒,一旦有变立即禀报。

这些都头在一开始登记的时候就特别挑选,有的做过随军的民夫,练过武术,甚至是乡兵,都有一定的行伍带队经验。所以一切行军打仗的规矩多少都知道一点,林冲一声令下,大家都毕恭毕敬的看管严格起来。

不过他们都误会林冲的意思,林冲是担心新兵跑乱了次序,造成混乱,乱喝生水导致生病。还以为怕新兵当了逃兵,所以一个个都严词警告新兵守规矩。

遇见不听话的动作慢的,上去踹上两脚在不行就大棍子伺候。新兵们第一因为要挣军饷,第二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大家刚出门当兵,都惧怕长官,所以倒也不敢过分生事。

反倒是女兵这边气氛活泼的多,大家都很新鲜,也有些女兵和男兵关系熟络或者认识的,空下来的时候也有相互招呼,还有的互相分享着一些吃食。

张小花像个保镖一样紧紧跟在孙二娘身后四处巡视,其中有几个厉害的角色逐渐冒出头来。

庄肥,十九岁,身材壮硕,气力充沛,悍勇之名十里皆知。作为屠宰世家从小就会杀鸡宰鹅,十五岁起就能一个人宰杀诸如猪羊驴等大牲口,如今更是气壮山河。

冷艳,二十岁,短小精悍,却身手灵敏,一根长鞭灵活多变,防不胜防。出身武艺世家,身子骨都是药水泡大的,所以尽管瘦小,但是力气却比一般的人要大。

胡玟,十七岁,高挑个头,擅射可以百步穿杨。出自山区猎户世家,自幼精通射术、陷阱、伪装、跟踪和野外生存技能,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林冲重点选拔的特殊精英,一支部队不需要人多,但是一定要集合多种技能的士兵,才有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西北战场。

林冲的考量,这次训练女兵不光是为了打败杨彦,而是要改变世人的观念,从而吸引朝堂各方势力的关注,甚至加重赵佶对自己的信任。

得到赵佶信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可以用来对抗高俅父子的险恶用心。对于林高两家来说,因为双方撕破脸皮,就没有一丝一毫和平共处的余地。

高俅作为皇帝信任的宠臣,作为军方大佬,可利用的资源简直多到难以想象,只要一句话就会有很多人会自愿为他效命。

而林冲只是一介小小的武官,若非仗着穿越和系统,拥有了一些逆天的资源和机缘,早就被高俅打压的死去活来,哪里还能一再挑衅太尉的权势。

一个月,两千人的新兵营必须训练出两百精锐,三百强兵,五百普通士兵。剩下的剔除不适宜的新兵,全部作为后勤辅兵,这样自己的部队就能应付一些小规模的阵仗。

不过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优选出三十个精锐男兵,三十个强悍女兵,把童贯和杨彦的和自己打赌的那些大内侍卫打倒了再说。

如果自己能得到五品武官的提辖官职,就可以影响力方面发生质变。林冲完全可以预见到,在西北战场上也能更好地与种家联手,不但可以游刃有余的对付童贯,还不耽搁对西夏取得辉煌的战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