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惊雷

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击之始

有少数鬼子至死不退,他们发出濒死的嚎叫,拉响身上的手榴弹,猛扑上去,想与对手同归于尽。但只有寥寥几个达到了目的,其余的都被密集的弹雨击倒,在轰然爆炸中变成一堆烂肉。

手举望远镜的田中勤一动不动地站着。

一次最有可能成功的突破失败了,不仅仅是伤亡惨重,更严重打击了蝗军的战斗意志和信心。溃败、逃跑,这是多长时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当面的敌人,不仅装备精良,更是他从没有见过的顽强和凶悍。

夕阳撒下最后一抹余晖,将大地染成了一片鲜红。

一天的激战终于停息下来,堤坝前几百米的地域内,到处都是死尸和残肢断臂、破烂枪枝。夜幕很快就会笼罩下来,继续活跃的似乎只有那成群的苍蝇。

它们已经没有兴致纠缠活人,正抓紧时间麇集在尸体上。等到明天太阳爬上地平线时,黑压压的苍蝇又会回来继续它们的盛宴。

骑十四旅二十七团团长长杨时斌沉默着走在关口后的战场上。这里,尸体横陈,血腥而残酷,鬼子的敢死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一名卫生员正屈膝弯腰贴近一名年轻的战士,他刚死在担架上。死者的脖子一侧缠着浸满鲜血的绷带。他那细嫩、英俊、孩子气的面庞很是苍白。

“多么可惜的牺牲,他肯定还没满十八岁。”杨时斌暗自伤感。

卫生员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温柔地为牺牲的战士合上了眼睛,眼泪从她满是烟尘的、因悲伤而扭曲的脸上滚落,还伴随着静静的啜泣声。

注射过吗啡的伤员经过了简单的包扎,他们或倚或躺,等待着担架队抬走,或是医生来检查。而那些轻伤员则显出一副即使再受伤也不再会感到任何痛苦的神情。他们十分安静,似乎对周围的所见所闻毫不在意。

最危机的时候过去了吧?杨时斌也不敢十分确认。今天的恶战令人触目惊心,即便是经历过周口保卫战的他,对此强度的残酷战斗也是估计不足的。

三纵,三纵的郭支队,无疑是今天血腥战斗的擎天柱。杨时斌不否认自己团的官兵也很勇敢,但战斗力的差距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装备的问题。

能拼掉鬼子的敢死队,能击退敌人最为疯狂的进攻,郭支队一大队在指挥和行动上都是令人钦佩的。尽管他们也有些估计不足,但应变的调整却是迅速而有效的。

粗略的战损统计杨时斌已经看过,阵地前的鬼子尸体也有参谋人员大概数过,能在鬼子的狂轰滥炸下基本保持一比一点五的伤亡比例,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何况,伤亡的大头还是出于自己的二十七团。

勇敢是一方面,战术组织、配合协同更为重要。杨时斌亲眼目睹了三纵的官兵是如何与鬼子敢死队拼杀的,可不象二十七团,凭着热血和勇敢,与鬼子死缠烂打。

这应该是源于强大的自信,在被鬼子的疯狂突破之后,依然能够不慌乱,能够沉着镇定地组织反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彪悍,征战沙场仅有六年,却身经百战,勇名赫赫。唐讨刘黑闼战中,罗士信以区区两百人,于残败的洺水小城挡刘黑闼上万兵马强攻,苦战八昼夜,力尽被擒,年仅二十,英勇就义。秦王李世民大感悲痛,追谥一个“勇”字。一个现代人,因意外回
无言不信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这本书大部分还原原着,这本书不是爽文,没有装逼打脸的情节,只是一个现代人把自己代入了薛蟠的身份,做了一个白日梦!剧情按着原着走,主角的出场不会很早!
扭曲的蛤蟆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众所周知,打灰是一门技术活。土木老哥魂穿明末,却好死不死穿到了桂王朱由榔身上。这位原本的跑跑皇帝,本来是一个笑话,东躲西藏跑过五十多个地方,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这可是地狱难度啊,可我啥也不会,只会打灰,这可怎么办?”求生的本能下,桂王勉强登基,开始自救。紧接着明清之际的一众名臣、将星闪亮登场:堵胤锡:“你说这个,叫水泥手榴弹?还能伤人?”李定国:“这叫混凝土的东西实在是神物!用来筑城,必是坚城,千
大白萝卜烧牛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一朝穿越,被皇帝发现假太监身份,生命垂危,好在他能看到人生剧本。,把女帝哄成了乖乖女,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权倾朝野,称霸武林,独步天下。
木燃青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特种兵教官龙成弼,穿越到即将挂歪脖树明朝皇帝朱由检身上,突破束缚,改革赋税,还政于朝,打造最强军队,一个爱亲征的战神崇祯皇帝,收编闯军,收编大西军,振兴华夏。
净坛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