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孙朱雄英

22、兄弟阋墙

朱雄英在陕西的雷霆手段,可是捅了马蜂窝,自从接到陕西一省急需补充的文书后,朱标每天都接到几百本弹劾朱雄英的本章。

大明有法度,犯到哪儿条,罢官流放,砍头株连都得按照规矩办。像朱雄英这般一概而论,连带着家小一同株连,是哪家的王法?

践踏官员的尊严如草芥,受到牵连的读书人连同家眷,近万人之多!京师官场震动,仕林骂声一片,闹事的学子此起彼伏,压都压不过来。

吏部为填补陕西官员的窟窿,征辟、荐举之人,应召的不过十之一二。很多士子在私底下说,宁可种一辈子地,也比让虞王拿全家试刀强。

当然,反应如此激烈,也不全然是冲着朱雄英,自空印案后,被株连的无辜人不知凡几。为他们抱不平的,不敢冲着皇帝去,便绕着弯子把矛头对准了朱雄英。

现在,有士子将朝廷的恩典视如敝履,更是有人日日在皇帝、太子身边进言。劝说皇帝父子,要顾全大局,当示天下以怀柔。

把去陕的钦差卫队,说成了武周的推事院,赵宋的皇城司。把朱雄英说成了当世的来俊臣、周兴。大有朝廷不给个满意的交代,便都会打定主意去那伯夷叔齐一般,宁死也不食大明的俸禄。

更要命的是,被押送回京的秦王状若疯魔,连人都识不得了,太医诊为疯病。即便其罪孽深重,也引得宗室诸王、勋贵、仕林学子,生出兔死狐悲之感,皆痛陈虞王的忤逆不孝。

朱标的压力也不小,这些天来东宫告状的人,比过年都多。这不,敢打发了来哭诉的申国公-邓镇,羽林卫指挥佥事-邓哻这对叔侄。

本想着静一静,谁知道刚踏出春和殿,便听到朱允炆、朱允熥这对兄弟,为他们的大哥吵了起来。

“行桀纣之道,仍不思量,反倒振振有词,这样的兄长,如何帮父王治理好天下?”

涨红了脸的朱允熥,抓着他二哥的衣襟,痛斥道:“放肆,朱允炆,你敢在背后诋毁大哥!”

“目无法纪,忤逆虐待亲族,肆意凌辱官员,这还不是酷吏,谁是?”

说到这,朱允炆还提出了佐证,前番贩茶案时,他们的好大哥,就是带着三大箱人头来的,东宫上下有目共睹。

朝廷与百官士林共天下,而非与酷吏共天下,向他这样不仁不义之徒,就不配为东宫之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
回到大宋斗梁山
回到大宋斗梁山
陈子御意外来到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在黑风寨当了土匪,一碗啤酒勾搭走了花和尚鲁智深跟青面兽杨志,武二郎你也到碗里来。赈济流民,截胡宋江。一首情歌俘获李师师的芳心,为了让陈子御立足朝堂,还跟赵佶分了居。赵佶顶着绿帽子只好给他封了官。宋江哭着打滚:“把我兄弟还给我”蔡京“我们要以贼制贼。”高俅“我们断他粮草。”童贯“二位大哥,求你俩别作妖逼他,一催就闹着辞官回去躺平。”金国“大哥别打了,小弟这就给你采身养
午夜刀鸣
废皇子逆袭为王
废皇子逆袭为王
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废物皇子,父皇不喜,兄弟姐妹厌恶,只能奋发图强,用实力说话,且看李格怎么破局,成为千古一帝。
沙尘暴雨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许秋生本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却机缘巧合回到了1935年。他凭借冒名顶替的日本身份投身情报机关,本只想低调潜伏,顺便搞搞情报。可等他有机会驻足回首自己的来时路,才发现从白山黑水的黑土地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从烽火硝烟里的前线到犹唱后庭花的后方,早已……他的姓名无人知晓,但他的功绩山知道,江河知道,祖国更不会忘记。
随风飞翔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