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禁欲残王每天都想破戒

第一百零二章 哪里是献艺,那是献丑啊!

“是啊皇上!”一旁的端妃附和道:“我侄女半年前就准备了一支水袖舞,想要跳给皇上和太后娘娘看呢!”

“那朕和母后今日要一饱眼福了!”

皇上看向太后,似在征求她的意见,太后娘娘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座位上的程甄听了这对话,朝着花芊芊努了努嘴。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每年都是这样,也真难为皇上每年都要想开场词。”

花芊芊忍笑,低声道:“你呀,皇上的趣你也敢打!真真胆大包天!”

“我就跟你说说么!”程甄吐了吐舌头,又朝四周望了一眼道:“也不知今年是谁家的姑娘来开这个场!”

说话时,程甄的目光落到皇上一旁的一个空位上,低声道:“那位置是小成王的么?这种场合他都不出现么?皇上真是宠着他呀!”

因为小成王路上惩治了花舒月几人,所以程甄对这个刚从北疆回来的小成王颇为好奇。

花芊芊也望了那个座位一眼,轻轻蹙了下眉头。

世人都以为小成王是个逞性妄为之人,但她知道小成王所表现的一切,不过是皇上想要看到的平衡。

成王府有功绩,要是再得民心,那皇上的皇位怎么能坐得安稳?

世人不会了解到真正的小成王是什么样子,后世的书里也只会把他写成暴虐反面角色,可为了成王府,这委屈只能由他自己担着。

“也许是身子不舒服吧!”

莫名的相惜让花芊芊忍不住替小成王说了句话。

程甄没有留意到花芊芊语气里的淡淡感伤,而是伸着脖子看着热闹。

端妃已经开了口,所以第一个出场献艺的自然是她娘家的侄女——督察御史家的娄小姐。

端妃如今在皇上面前是最得宠的妃子,她的儿子便是被皇上留下监国的梁王。

除此,此次西山之行,皇上还带了皇后和淑妃,淑妃便是赵王岳安年的母妃。

而皇后所出的嫡子被皇上封为齐王,因他天生眼部有疾,有碍观瞻,所以皇上没有立这个嫡长子为储君。

此时,娄小姐已经换上了水袖流仙裙,走到大殿中央准备献舞,教坊司的宫人已经奏起乐来,花芊芊也将目光落到了前方。

这个娄小姐是梁王的表妹,后来在端妃的撮合下嫁给了梁王做正妃。

可谁又能知道,娄小姐早与岳安年暗通了款曲,梁王被岳安年斗败后,作为梁王妃的娄语晴被送进了道观,而岳安年常常去道观与其私会,后来还特意为她修了一座璇玑宫。

不过这璇玑宫修成不过一两年便走了水,这娄小姐也在大火中香消玉殒。

这火不用想也知道是花舒月放的,她怎会允许有人盖过她的风头!

花芊芊还沉浸在回忆里,娄小姐的水袖舞已经结束了。

席位上掌声四起,花芊芊也跟着轻轻鼓起掌来。

皇上也笑着点头,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娄小姐一舞惊人,不愧为名花榜的榜首!”

皇上笑着赞道,又朝着海公公招了招手:“赏娄小姐一双素锦玉鞋,赐字……娉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权游之佣兵之王
权游之佣兵之王
【权游同人:没看过也可以无障碍阅读】穿越成为权游世界里面的一个佣兵,伊耿觉醒了嗜血系统,杀死敌人就能变强。三百年前伊耿·坦格利安征服了维斯特洛,而今天,另一个伊耿将征服整个世界!泡王后,斩魔山,战马王,活捉小剥皮,御龙对战异鬼!国王管得了的事我要管,国王管不了的事我也要管,先斩后奏,龙焰特许!
下山天师
斗罗:青梅千仞雪,振兴武魂殿
斗罗:青梅千仞雪,振兴武魂殿
【武魂殿流】【双向奔赴】【单女主】【武魂:混沌魔龙+十方俱灭枪+……】如果唐三也有系统,你应该怎么办?男主千不凡意外穿越至斗罗世界,发现原本的时间线竟然发生巨大改变。千寻疾竟然在千仞雪出生前就死了?史莱克七怪竟然早出生了八年?唐三竟然知道有穿越者的存在?到底是谁在幕后默默推动这一切?是谁在针对穿越者展开了一场阴谋?……唐三:我六字斗凯加装九级定装魂导器,不知阁下如何应对?不凡:反唐三装甲!合体!…
道爷天地
关于我在丧尸降临的世界没有异能
关于我在丧尸降临的世界没有异能
李瑞是个普通便利店员工,某一天丧尸突然爆发。“坑爹啊,为什么这个世界都有丧尸了,却没有任何特殊能力,超能力什么的,我该怎么活下去啊啊啊。”
幻血为
末世之我为尊
末世之我为尊
末世之我为尊!身边女生有点多哦!末世拥有系统的存在,那就是拥有生存的权利。他是末世强者,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个末界,他横行无忌,有他在就有活下去的资本。谁敢造次,直接用实力碾压!原创作品,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写好每个故事!
三千浊酒醉西楼
开局赛罗人间体,谜一样的光之旅
开局赛罗人间体,谜一样的光之旅
[奥特曼+成长向+正文无cp+各种私设]活了二十八年,墨愔愔从未想过,这世上居然真的有怪兽存在,而且已和人类共同生活在这颗星球许久。她更从未想过,作为过去青春象征和记忆的光之巨人们也真的存在,他们于废墟和绝望中降临,与她在意外中相遇。希望与勇气的纽带不断传承,哪怕不曾记得,哪怕相隔无数光年。谢谢你们来到我的身边,让我知道---原来这世界,真的有“光”。
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