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逃荒:我种田拯救了全世界

056 听我给你狡辩

别小看优秀市民的这个称号,这在以后的十年天灾里,这个称号可是很有用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凭借这个称号获得优先权,绝对比超市里的这点物资值钱。

只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超市居然被偷了,上辈子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她没有丝毫的防备。

不过即便被偷,剩下的物资捐赠后,换个优秀市民的称号应该不成问题。

姜爸哪里会知道这些,他平时就算再纵容姜晚,再喜欢听她的意见,也不可能拿着几十万的东西让她胡闹。

“什么打算,你能有什么打算,你要是不给我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事是不会听你的,还全部捐赠,咱们啥家庭啊,这么大的口气,少捐一点不行吗?还全部?真是年纪轻轻不知道赚钱难!”

姜晚听着姜爸数落,心里想着少捐一点还真就不行,少了就捞不着优秀市民的称号了。

“爸,你听我给你狡辩……呸,你听我给你解释。”

姜晚迅速在脑子里编好了说辞,满嘴跑火车,“是这样的,你看看现在大难当前,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这个时候我们站出来帮助国家,等以后国家还能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吃亏吗?

不说奖金荣誉之类的,就说等到病毒消失,国家出政策扶持,咱们这种小老白姓不说多的,给咱俩的公司随便减免一点税款,依照你闺女这么能赚钱的本事,那是小钱吗?到时候减税省下来的钱,一两年下来不比这几十万要多?”

姜爸不确定的小声道,“你确定是这样的吗?这可是好几十万啊。”

姜晚坚定的拍拍姜爸的胳膊,“爸,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信你的闺女,市场分析这块你能有我这个大学生厉害?”

姜爸人是很聪明的,吃亏就吃亏在文化不高,但凡能上个初中,也不至于被姜晚这么忽悠,还觉得她说的竟然有些道理。

这些方面他确实不懂,看着姜晚说的头头是道,心里还默默琢磨了一下。

要是真像姜晚说的那样,他们这时候出份力,以后国家念着他们的好,稍微给点优惠政策减点税什么的,

就按照他闺女一晚上能挣两百多万的本事来看,以后的省下的钱,肯定比现在这几十万多啊。

从长远的目光来看,捐赠的这个事情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话说做生意不就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吗?

这么想确实是没有问题,姜晚也不是瞎忽悠的,要是病毒消失,地球就能变好,事情说不定还真能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可惜姜爸失算的地方在于,这场灾难可是十年。

“闺女,你确定?咱们超市里的这些东西现在可是香饽饽,这说捐就捐了?”姜爸自认为自己就是个小老百姓,没有心怀天下的义薄云天,乐于助人的美德。

想做好事,他也得先看看自己的实力再说。

“爸,你说我从辞职,到你们支持我开公司,再到直播挣钱,哪件事情是走错的?你要相信我的本事,也相信你这些年,每次都能做出正确决定的好运。”

“行,既然你这么说,听你的。”姜爸被姜晚这么一说,不排除带着一点赌的成分。

他这些年从农村走到现在,坎坎坷坷的也有,但是每次在大事上的决定,他选择的都是最正确的那个,当年的借钱包工程,给姜妈开超市,又开装修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