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大明

第两百零八章 备战

黄立极的话,在曹于汴看来,几乎就等同于让辽东投降了。

曹于汴果断反驳道:“稳不等于退畏怯!若是建虏敢提什么非分要求,臣议斩建虏使者,以宣示陛下皇威浩荡,震慑建虏!”

黄立极见着,就感觉崇祯与曹于汴等人已经商量过,这是找他来通气了,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建虏兵锋正盛,我军可堪守卫,并无平辽之力,臣请陛下三思,以社稷为重!”

平辽?

曹于汴有些愣住了,看向黄立极:这位是在说什么?

崇祯见两人争吵,没有打断,却在考虑着曹于汴的建议:是不是直接杀了建虏使者,进一步激怒建虏?

同时,他还在想,建虏是否会上当?

‘也好,那就再刺激他们一下……’

崇祯心里思索着,就道:“二位卿家不用争了。王承恩,传旨辽东,将建虏使臣斩于大小凌河堡,头颅悬挂于北岸。命孙承宗做好建虏随时南下的准备。再命毛文龙,黄龙不得再出击,准备过冬。”

“是。”王承恩应着,就转身出去。

黄立极更加不安了,刚要抬手,崇祯就道:“就这么定了。首辅,山东那边,近来闹腾的厉害,你走一趟。清丈田亩,户丁登核,必须要将每一亩地丈量清楚,这些地在什么人手里更要明白!还有就是商税改革,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能虚浮于表面。三法司那边,要下沉……”

黄立极见崇祯不听他的劝言,心里默然轻叹。

原本他以为,他还是有机会的,现在看来,他这个首辅,是可有可无。

他心里,第一次起了不如归去的念头。

等崇祯说完,他神色不动的抬起手,道:“臣领旨。”

……

崇祯的旨意到了辽东后,辽东内部出现了一些争论。

袁崇焕认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与孙承宗写信,未得首肯,便又上书崇祯。

而就在这个时候,驻守锦州的满桂,奉旨,直接派人,将建虏十三个使臣中的十个斩在大小凌河北,另外三个并没有出现,逃过一劫。

十根高高的旗杆上,挂着十个人头,随着北风晃悠。

大小凌河两边的城堡的明军,看着不知道多解气。

身在山海关的孙承宗到了宁远,调配兵力,严密的防备着建虏来袭。

而藏在锦州城的骆养性,更是动用了一切力量,对沈阳,对辽中等地,层层监视,密切注视着建虏的一举一动。

满桂斩了建虏使者,袁崇焕奏本入京,朝野再次掀起了关于平辽、撤辽的争议。

崇祯对这些并没有在意,而是在李邦华的陪同下,悄悄出京。

他先是去了天津卫,而后到了登莱,随后在永平府暂留,又再一次巡视了卢象升,曹文诏,杨嗣昌的军营,更是接见了驻军在遵化的吴襄,赵率教等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苍涵穿越即将被团灭的南诏镇北军,清醒后激活名将召唤系统。召唤高宠赵云,一路杀出绝境,成为流寇。剿灭山贼,占领地盘。在大国边境低调种田,攀升科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农业,鼓励商业。冶铁、铸币、提炼青霉素……一朝崛起,天下震惊。苍涵:争霸?不过是实力水到渠成后的碾压。
千里烟波一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