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一个奸臣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初秋烟雨意,暮色尽繁华

,怕不是一个奸臣

河中地界,地势逐渐变得平坦,秋雨延绵了数日,此时渐渐有了收住的架势。

淅淅沥沥的雨幕里,行人稀少,大多冒雨匆匆而过,与两辆沾满泥泞的马车交错过去,抽响的鞭子声里,马车撵出两条泥线压过街上积水,在附近一家酒楼停下。

河中府属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管辖,其人与晋王李克用交厚,后者还未成势前甚至还拜了这位河中节度使为义舅,只是这些年里,关系并没有当初那般好了。

耿青敢进到城中,也是途中分析了其中利害,才入城短暂停留片刻,让马歇会儿,毕竟距离长安剩下三四日的路程。

眼下到了一栋酒楼停下来,将马车交给店家伙计拉倒后院照看,特意多给了十几文的小费,让对方多照顾下马匹。

随后一行人上了二楼,点上两桌饭餐,伙计一一记下菜名,走后,耿青接过大春递来的茶水,声音轻缓。

“吃过这顿饭,你们当中有人需要先行一步去长安,进城的路上,我已写好了几封书信,到时你们携信函先去长安,将信送到对方手中。他们看了,自会回信交给你们带来给我。”

“大柱,你不进长安?”大春看了看周围,压低嗓音。

耿青摇头,手指沾了水渍,在桌上画了一点:“这里是河中,再往下便到了华州,距离长安百余里,到时我就在华州等你们。”

他手中画出的水渍往下划走,又点了点,“长安认识我的人太多,一进城,恐怕就不会暴露,而你们当中不少人是生面孔,不会有人注意,拿到书信后,尽快赶来华州与我汇合。”

“秦怀眠那里,我去。”

一旁的九玉捏着杯盏瞥来一眼,他知道要耿青要找的人当中,肯定有这位秦侍郎,而且对方官位不低,受到的监视也更多,九玉武艺高强,轻身的功夫更强,对长安百官府舍也颇为熟悉,这事只能由他来。

听到宦官将这事揽下,耿青点头同意,一开始他便这样想的。不过三年间,变化很快,有多少人还愿意念及旧情帮忙,就不得而知。

“那就这么办吧,到了长安,没去过的,正好当做见见世面。”

轻轻落下的话语之后,酒楼几个伙计托着木盘将点上的菜肴一一摆了上来,报完菜名,清点无误,说了句:“诸位请用。”便下楼回到大堂。

这边,大抵将计划定下后,除了刚出村的几个青壮端着碗有些胆战心惊外,其余人,尤其跟过耿青多年的三个帮众,却是边吃边喝酒,不时还拉上几个年轻人一起,等事情解决,请他们逛青楼什么的,令得几人面红耳赤,端着碗使劲碗嘴里赶着饭粒。

吃完午饭不久,耿青接了帐,将怀里早已写完的书信分批交给了那几个青壮,叮嘱了路上注意安全后,便不再多言,乘上大春驾驭的那辆马车离开。

余下几人纷纷看向面容阴柔清冷的宦官,当然他们不知道九玉是什么身份,只是知道是大柱从外面带回来的男人,会武功,很厉害的那种。

“跟上。”

九玉眸子划过眼角瞥了瞥耿青的这些后辈,径直上了另一辆马车,带上几人随后出了河中府,有要事办的原因,途中并未休整,两日后到达华州,在城外与耿青会了一面,知道下榻的地方,便马不停蹄往长安赶去。

到达长安后,已是三日后的傍晚。

耿家村几人才知道大春常显摆的长安到底有多繁华,光是城门出入的人,都比他们村里的人都多,排起的长龙,从门口一直拉到十多丈外的官道上,周围还有许多茶肆、摊贩,仿如牛家集赶集一般。

“我的娘咧,大柱在这地方混出人样来......”

“换我......见到大官没尿裤子,都算有能耐。”

“大柱交给咱们的事,别办砸了,不然就是给大柱丢脸,往后回去也抬不起头跟人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