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一个奸臣

第一百六十七章 憧憬

永安坊小院,积雪无声的滑落沉甸甸的枝头,灶房檐下,大春、窦威、赵弘均蹲在那里,边吃零嘴,边看着树下的身影,还有阁楼那边的宦官,不时嘀嘀咕咕两句,不知说什么。

巧娘舀了热水掺进水壶,轻摇碎步过去树下将茶杯续上,微微俯身又倒上一杯,偷偷看了眼看书的先生,抿嘴轻唤了声:“先生,茶好了。”

“有劳巧娘了。”

耿青放下书本笑着朝她说了句,小姑娘学着不知哪里学来的小步,晃着细腰,就算冬衣厚实,裙后的屁股也凸显的丰润。

故意摆的.......估摸跟从白芸香那儿学来的,这女人又教了些什么......看来得找机会给她说说了。

耿青正想着,视野间阴了阴,风尘仆仆的身影坐到了对面,端起热茶抿了一口,九玉一路马不停蹄赶回长安,回到永安院落里,吃了王金秋特意给他温的饭菜,方才在檐下休息,眼下坐过来,大抵是要说起正事。

“黄贼已死,想必陛下不日即将抵达长安,尘烟落下,郎君做何打算?”

两人年龄相近,飞狐县结下了些许情谊,到的如今长安两年,彼此之间常有来往,说话间没有任何高低之分,而且耿青从未因为九玉的身份而看轻,这点让青年宦官一直记在心里,在他面前,才觉得自己像一个完整的人,被公平的对待。

说起这个正事,耿青其实心里多少有些空落落的,黄巢还在时,多少有个对手,可以去想,此刻脑袋都被装进木盒放在不远的屋檐下,顿时像是失去了目标,泛起了一种无事可做的微妙感觉来。

眼下被九玉问起接下来的事,耿青想了想,笑起来:“后面的事有何可想的,没事最好,各得安逸。陛下回京,安顿好一切,就该是论功行赏了,大抵也能混个京官来当当,还是像齐庭那样位极人臣就别想了,了不起四部选一个,当个头头。”

“郎君就没大志向?”

“多大?当宰相,还是当皇帝?太累了,成天不是处理政务,就是忙着造人、培养后继者,说是坐拥天下,可连京师都出不了几回,天下江河山川看过几眼?说是前呼后拥,从者百万,可都是冲你身份罢了,剥了那身衣服,跟那盒子的老头有何区别?”

做为后世之人,耿青接受的信息比这个年月的人都多,皇帝固然让人羡慕,可难有自由。

说是挥挥手,血流成河,可没事谁想着杀人玩儿?除非心里有疾之人,古代人口本就少,杀那么多,多久才能填补上?

权利固然大,却只能站在宫宇间,仰望天空。

那边,九玉被他一句话给堵的说不出话来,端着茶杯好半晌都没缓过来,也就面前这位像狐狸一样的青年,才敢随口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郎君说的,大概有些道理吧.......”九玉抽了抽嘴角,低头吹去杯口袅绕的热气。

耿青笑了笑,也端过茶水抿上一口:“也就你我两人说说罢了,真要到外面,我还不敢,说不得第二天就被押着去菜市口砍脑袋了。”

语气顿了顿,耿青呼出一口白气。

“当年来长安,其实不过就想捞一个小官当当,照顾完家中二老后,若是娶妻生子,就带婆娘娃娃寻个好去处,逍遥快活;若孑然一生,便学了武艺仗剑江湖,纵马天涯。”

九玉点点头:“是个好想法,不过郎君这身板,怕是出了长安,不到两三里就被人劫财了。”

噗!

耿青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差点喷了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坐在那儿顿时笑起来,这样的想法确实接近现实,这世道混乱,剪径强人多如牛毛,没秦怀眠、九玉,哪怕窦威、唐宝儿那样的武功出门的话,最好三五成群结伴才是正理,不然死在那儿,臭了都没人知晓。

之后两人又聊了其他,待皇帝回长安,九玉大抵还是要回宫里当差的,外面虽然逍遥快活,却不是他这种人习惯得了的。

话语停了停,待巧娘过来斟茶离开,九玉忽然压低了声音:“那处院子里的嫔妃,郎君该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