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一个奸臣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色杀人刀

看着下方青年吃瘪,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朝下面众文武挥挥手:“散了散了,退朝,回去将兵卒安抚好,莫要再让城中生乱,否则朕要开杀戒了。”

殿中文武三三两两走出,崔璆还未离开,瞥了一眼失落走出的背影,回头上前走到御阶前,“陛下,为何放过耿卿,此时杀他最好机会。”

本欲起身离开的皇帝停了停脚步,转过来,下了御阶走到崔璆身旁。

“糊涂话,这点罪就要杀头,往后谁敢领兵出战?何况,你没看众人欲向这厮求情?这耿青啊,当真会做人,才入朝堂多久,谁人都吃他那一套。”

黄巢笑了笑,拍拍这文臣的肩头。

“不过现在卸了他官职,你身为宰相,拿捏他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一阶白身,死了也翻不起多大浪花,只是别让人旁人知晓。”

崔璆明白这话里的意思,躬身拱手,目送皇帝离开,转身出了太极殿,看着将暗的天色,急急忙忙出了皇城,回到府邸寻来府中豢养的江湖人。

“可知城中有哪些杀人手段了得的刺客?替本相寻来。”

“启禀相公,倒是有一个,不过很少动手了。”

那人隔着珠帘想了想,“叫鱼尽,出名前一直在长安凤来楼杀鱼,一手开膛破肚的刀法,甚是厉害,眨眼就能将人心肝脏器挖出。”

“他现在何处?”

“传闻还在凤来楼杀鱼.......属下这就过去寻他。”

夜色降下,矫健的身影匆匆出了相府,沿着熟悉的街道,籍着昏暗,潜入一栋灯火通明的建筑,觥筹交错的声音络绎不绝,进出来往的身影中,衣着江湖气息的身影走进后堂,询问了端菜的伙计,快步走去灶房后面。

血腥、鱼腥扑面。

灶房灯火照出窗棂外,一个瘦小的身影坐在矮凳,双手飞快,装有青鱼的盆里荡起水花,眨眼睛,一尾青鱼已在男人手里扑腾,下一刻,有粘稠的内脏落到地上,鱼身丢进另一边的盆里,还在啪啦啦摆动鱼尾,两腮一张一合,还未觉得自己已死。

片刻,寻来的身影过去,蹲在旁边悄声说了两句。

握一柄小刀的身影抬起脸来,胡须浓密的看他一眼,继续搭理鱼鳞。

“那人,我听过,驸马于琮的学生,驸马为人仁厚,有贤名,我不杀他学生。”

“三百两,银锭。”

瘦小的身影僵了僵,将刨鱼的小刀在身上擦了擦,站起身来举着刀身划过窗棂照出的光芒,透出森寒。

“......我在凤来楼杀了十年的鱼,心早已像这把刀一样冷了。”

他伸出手,比了一个手势:“再加一百两!”

那人点下了头。

.......

夜风吹过长街,浑身鱼腥的身影怀揣小刀出了后院没入夜色。

梆~~梆梆~~

打更的声音空灵的响在街道远方,永安坊的院落里,王金秋张罗着饭菜,让巧娘给坐在树下的儿子端去。

口中唠唠叨叨的说着:“不当就不当,鬼才稀罕!”

“我儿可是卧龙再世,驸马、公主都看得上的人物,凭什么给一个反贼卖命!”“柱子,不难过,咱们守着家,一样活得好。”

远远的喊去一声,那边核桃树下,巧娘端了饭菜过来,怯生生的看着树下的先生,一语不发,就那么坐在那动也不动,轻声唤道:“先生。”

一旁的白芸香连忙从小姑娘手里将饭菜接过来,放去石桌,跑去屋里,拿了一壶酒水出来。

“叔叔,觉得心里苦闷,妾身陪叔叔喝上几杯。”

院里空荡荡的,没剩几人,耿老汉跟大春他爹坐在檐下也是愤慨的说起儿子被罢官的事,窦威如同武状元般雄赳赳的站在院中,警惕的看着四周风吹草动,这是耿青回来时叮嘱他的。

毕竟没了官身,想要他命,这就是最好的时机。

夜风吹过院落,树枝沙沙的轻摇漫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