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造反

第131章 提条件来了

“并州本就贫苦,我们先要反抗朝廷的压迫,后要对抗王仁青的大军,哪里有时间哪里有土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那些百姓,我们有愧,但是朝廷却没有权力来指责我们!”

年轻山匪的话有彻底激怒朝廷的可能,但也说出了所有山匪义军的心声。

项阳却露出一丝冷笑:“借口,倒是不少嘛!”

“一切的错,都是朝廷的错……然后呢?只要把一切问题都推到朝廷身上,各位就能心安理得地看着追随你们的百姓冻死饿死?”

“并州贫苦?所以那些生于并州长于并州的百姓就活该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过冬的衣物?”

“抱着这样的念头,你们也好意思对着朝廷开口要地,想要当你们的山大王?”

项阳的话更加难听,直接刺中了许多山匪首领的内心深处。

越是在心中在意百姓,因为百姓的死亡心怀愧疚的首领,越是被项阳刺激得脸色发白。

项阳最后傲然站起身来,扫视着在场的所有山匪首领:“若这些百姓归于朝廷,朕必将让他们过上真正的安稳日子!”

“不论他们自己想要住在山上,还是迁入较为富裕的太原郡,某必定不会再让百姓冻死于山谷之中,饿死于雪地之下!要让他们有粮食吃,有衣可穿,有工可作。”

“年轻能为者,能依靠双手养活自己与家小,年老力衰者,朝廷必为之奉养,不至令其弃于道路!”

项阳此言说得堂堂正正,让人忍不住愿意相信他。

那是因为项阳的话有足够的底气!他所能带来的技术,必可令大凉王朝面目一新,令大凉之民过上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说得好听!陛下现在知道动动嘴了,但是朝廷早做什么去了?若是朝廷早能做到,我等何至于沦为草寇!若是朝廷早做不到,凭什么说现在就能做到!”

项阳傲然笑道:“我从来没说过朝廷以前能做到,而且,你们说得很对,以前的朝廷的确无能!”

众山匪再次惊呆了。

哪有一个王朝的帝王如此否定过去的朝廷的,以前的“朝廷”可是各位先帝统治,那些都是皇帝的父祖先辈啊!

陛下莫不是疯了?

只听项阳继续说道:“过去的朝廷做不到,但朕可以做到!”

部分山匪首领震惊于项阳的坚定态度,但另一部分山匪,则并不信服。

漂亮话谁不会说,但必须要实际做得到才行。

此时,唯一的那位女山匪首领站了出来,态度从容地对项阳施了一礼。

“陛下之诚,我等亦能感受到,但是天下之事,知易行难。”

“单说这并州山区,刚才陛下说哪怕百姓们自愿选择留在山中,朝廷也要让他们衣有所穿,饿有所食,那陛下,您要怎么在这山地之间种出那么多粮食,或者要怎么在严冬之时把粮食从富饶之地运上并州山区里来!”

其他山匪纷纷附和,想要让项阳直接给出个说法。

此人虽是女子,但是思路却颇为凌厉。

如果项阳无法回答她的,那么自然就证明了刚刚所说全是妄言。

总不成他现在连个思路就没有,到时候就真的能做到吧?

项阳却微微一笑,根本没有被她刁难住。

他伸手指向帐外,指向西方。

“几位在山中呆得时间久了,只怕已不知道世间变化,更不知道现在的大凉朝廷有何本领。”

“昔日岳虎叛贼领八十万贼军围攻长安,大凉都城已不可保,朕亲领大军杀出重围,围战于关中的山区之间,想必你们也听说过吧?”

山匪们道:“岳虎攻长安我们是听说过的,但是具体细节不知,陛下当时带着大凉军民杀到山上去了?”

“正是!我大凉朝廷正是依托山势,抵抗住了岳虎叛军二十余万大军的追击,而且也是在山上,安然过冬,休养生息,至开春,诸军如猛虎下山,与岳虎叛军战于关中最终将其击败的!”

“关中山区之险,并不弱于并州,但是我大凉却可以将山区变为发展的依托,西败凉州军,向北杀入河东,现在更是已经进军并州!谁说山上就不能发展民生,不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了?”

“这……”

众山匪面面相视,包括提出问题的女子脸上也写满了震惊。

他们虽不知项阳是如何做到的,但是陛下所说的话,却与这一年多来大凉军的发展轨迹吻合,显然不是胡编乱造,这就很有说服力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