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淳道:“放心吧,爹。谁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书上都写着呢。刘使君对百姓好,大家自然愿意跟他,这是条大船,咱们跟上就是飞黄腾达,谁会有二心啊。那官衙给咱们发了不少书,爹你也别光惦记你的木匠活,得空多看看,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王老汉道:“我都老了,还看什么书啊,你们赶紧让我抱上孙子,让孙子好好读书吧。”
王朴难的憋出来一句话:“县衙里学堂天天讲,活到老学到老嘛,隔壁黎大叔山上下来的还天天去扫盲呢!”
一家子的对话就这样落幕。
王老汉吃完饭又赶回造船厂。
像王老汉这样担心的人虽然不多,到底还是有的。
以往贪污腐败的行径,现在都要收敛起来。
豫章四郡没有什么大门大户给这些人撑腰,因此严法都实施很顺利。
没有什么人能够反抗。
而老百姓则大多数抱支持态度,谁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官清廉如水呢?
……
庐江郡进入了备战状态。
却没有人说要打谁!
士兵们总是在热火朝天的训练,演武!
水军操纵着大船横行于长江北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可是偏偏他们毫不越界半步,被死死的约束在长江之上,绝不允许南下。
吕蒙奉周瑜的命令行事,严格执行军法。
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可吕蒙总是觉得自己太忙。
如今心里也紧张,也振奋。
面临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准备,他心里也有着充足的不读书的理由。
打完这场打仗我就有时间读书了。
吕蒙总是面对长江水波这样心里暗暗发誓。
但是既然不读书,那么脑子总是不清晰。
今天按照军令,又杀了几个私自越界,到了长江南岸窥探彭泽的曲长。
提拔了他们副手继续管理部队。
吕蒙知道周瑜有自己的打算。
但是为了保密,周瑜不肯往外说明白。今天有一支船因为遇到风浪,被吹过了长江。
回来后,按照军法需要接受惩处。
念在他们给出的风浪不受人力控制的理由。
还是从轻发落了。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把他们处罚了一顿。
所有人都知道有仗要打,而且矛头直指豫章!
可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点窥探军情的行为和一些无心之失都要收到惩罚。
没有理由马上大战在即还要考虑外交礼仪吧!
士兵们的委屈和不解,不停的逼迫着吕蒙,渴望吕蒙可以给一个解释。
可吕蒙要是自己知道也就罢了,自然可以坚定的要求士兵听令。
当士兵的困惑和吕蒙的困惑合为一体,吕蒙就按耐不住的想要寻找答案。
找谁呢?
找陈武。
陈武是个文化人。
也许他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帐篷里沉默的两个人对着火把在等待着,等待谁先败下阵来。
周瑜的作战部署,陈武虽然能猜到一个大概,但是却不敢保证一定对。
而且周瑜没有往外泄露真实意图,那么,陈武自然也不想往外说。
但是如今的吕蒙虽然还没有读书后的吕蒙那么有见识,如今的他一个特点就是坚持。
他看出来了陈武知道,但是陈武的守口如瓶让他很不爽。
答案就在眼前,居然有封条想阻止他窥探的欲望,他自然要以沉默为武器,逼迫陈武开口。
这种僵持,一直持续到了下半夜。
疲倦开始侵袭陈武和吕蒙的双眼。
但是这并不能让两个人退步,只是眼皮的开合,酸涩,提醒陈武和这个吴下阿蒙僵持是没有意义的。
陈武站起身来,身体暗暗用力,使自己肌肉活泛起来。
“子明,我说了很多遍,我并不知道都督的计划。都督也并不想提前泄露作战计划。”
陈武进行了最后的尝试。
吕蒙并不改变主意。
“子烈,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我不理解就不能坚定,这让我很困惑。”
陈武道:“我是有一些猜测,但是不敢保证是对的,无论如何你都只能烂在肚子里!”
如果陈武的猜测是对的,说出去可能会造成泄密。
如何陈武的想法是错误的,说出去就可能造成误导。
吕蒙终于给予了陈武一个肯定回答。
“放心吧,子烈,今日之事,实在是困惑堵塞心头!那士兵们个个不解,我面对他们也硬不起来!只要你给我一个主心骨,今日之事,出得你口,入的我耳,绝无第二个人知道!”
陈武叹口气,说道:“我猜测,都督陈兵于长江,威慑豫章,声势浩大,就是为了打草惊蛇!这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的。”
“子明,你真的需要多看看书了!”
陈武吐槽了一句,表达了一些怨气。
(感谢20220617200433096同志的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