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明

第两百零八章 备战

黄立极的话,在曹于汴看来,几乎就等同于让辽东投降了。

曹于汴果断反驳道:“稳不等于退畏怯!若是建虏敢提什么非分要求,臣议斩建虏使者,以宣示陛下皇威浩荡,震慑建虏!”

黄立极见着,就感觉崇祯与曹于汴等人已经商量过,这是找他来通气了,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建虏兵锋正盛,我军可堪守卫,并无平辽之力,臣请陛下三思,以社稷为重!”

平辽?

曹于汴有些愣住了,看向黄立极:这位是在说什么?

崇祯见两人争吵,没有打断,却在考虑着曹于汴的建议:是不是直接杀了建虏使者,进一步激怒建虏?

同时,他还在想,建虏是否会上当?

‘也好,那就再刺激他们一下……’

崇祯心里思索着,就道:“二位卿家不用争了。王承恩,传旨辽东,将建虏使臣斩于大小凌河堡,头颅悬挂于北岸。命孙承宗做好建虏随时南下的准备。再命毛文龙,黄龙不得再出击,准备过冬。”

“是。”王承恩应着,就转身出去。

黄立极更加不安了,刚要抬手,崇祯就道:“就这么定了。首辅,山东那边,近来闹腾的厉害,你走一趟。清丈田亩,户丁登核,必须要将每一亩地丈量清楚,这些地在什么人手里更要明白!还有就是商税改革,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能虚浮于表面。三法司那边,要下沉……”

黄立极见崇祯不听他的劝言,心里默然轻叹。

原本他以为,他还是有机会的,现在看来,他这个首辅,是可有可无。

他心里,第一次起了不如归去的念头。

等崇祯说完,他神色不动的抬起手,道:“臣领旨。”

……

崇祯的旨意到了辽东后,辽东内部出现了一些争论。

袁崇焕认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与孙承宗写信,未得首肯,便又上书崇祯。

而就在这个时候,驻守锦州的满桂,奉旨,直接派人,将建虏十三个使臣中的十个斩在大小凌河北,另外三个并没有出现,逃过一劫。

十根高高的旗杆上,挂着十个人头,随着北风晃悠。

大小凌河两边的城堡的明军,看着不知道多解气。

身在山海关的孙承宗到了宁远,调配兵力,严密的防备着建虏来袭。

而藏在锦州城的骆养性,更是动用了一切力量,对沈阳,对辽中等地,层层监视,密切注视着建虏的一举一动。

满桂斩了建虏使者,袁崇焕奏本入京,朝野再次掀起了关于平辽、撤辽的争议。

崇祯对这些并没有在意,而是在李邦华的陪同下,悄悄出京。

他先是去了天津卫,而后到了登莱,随后在永平府暂留,又再一次巡视了卢象升,曹文诏,杨嗣昌的军营,更是接见了驻军在遵化的吴襄,赵率教等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青梅煮酒吃牛肉
大唐天宝重生
大唐天宝重生
大学生李宏穿越开到天宝元年,寄希望于努力阻止香积寺之战,阻止长安被异族屠戮,当一切都完美的被李宏完成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可以改变乱世,却改变不了人心,他能救大唐一时,却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无法去改变贪婪的人心。
糜烂之魂
三国董氏王朝
三国董氏王朝
穿越成董卓的儿子,看董平如何逆天改命,扞卫董氏王朝。时隔三年,我又回来了。逍遥曾写过《董氏王朝》《满城尽是黄巾军》《蚁贼也疯狂》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群号:344851691!
正道逍遥
大虞卷王
大虞卷王
大臣:陛下,那小子又开始挑拨世家内卷了。皇主:混账,谦谦君子所为能叫挑拨?朕手头又紧了,让朕最贤惠的公主去上门一趟。世家:陈谦,求求你做个人吧。陈谦:都卷起来吧,不然本公子怎么躺赢?!
南天狼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夺皇位、平内乱、乱十地、破九天!九天十地,王朝林立!召唤群雄,逐鹿天下!雨化田: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丁修:得加钱!红孩儿:太上老君不是我爸爸!
凝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