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虞国的人员,被分成了两支队伍,在太溪国的向导和夷人俘虏的带领下,冲进夷人地盘,开始搜寻夷人的部落,进行抓捕。
姚垚为一路队伍的统领,带领三百龙甲军以及从另外的部落征召到四百名勇士,共七百人。
路也是一路统领,只是他的队伍,只有他自己征召到四百名勇士。
人数少,这样分配很不公平。
但姚垚不可能将自己征召到的勇士让给路统领。
那样是更大的不公平。
姚垚趾高气昂,高兴得没边了。带着七百人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直接冲向了夷人最大的部落,也就是夷人的核心部落,夷人的国。
这个夷人的国,总人口有五百多人,相比汪芒国,小了一半的规模。
夷人的部落,普遍比大虞国的部落偏小。
普通的一个部落,人口也就一百人左右。
夷人种植的是粟,产量比稻谷低,种植技术,相比大虞国各部落,也落后很多。
大虞国的部落,基本上已经是定居农耕社会了。
虽然也会经常迁徙。
但那是以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为时间尺度来说的。
普通部落的族人,一生遭遇一次迁徙最多了。
除非极度的倒霉,天灾连年不断,才会有频繁迁徙的情况发生。
夷人的情况不同。
这个夷人的族群,虽然也点亮了种植的科技树,但是技术很原始,基本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他们种植粟,就是选一个山坡,在野草枯萎的季节,点一把火,烧光,然后在草木萌发的季节,撒下粟的种子。
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
没有耕耘,没有除草,没有捉虫,没有灌溉……
最多平时驱赶一下野兽和鸟雀。
这样种植,能收获多少,就看天了。
这样种植,收获自然少的可怜。
所以,他们的食物来源,绝大部分来自狩猎和采集。
也因此,他们每隔几年,就会迁徙一次。
不得不迁徙啊。
当地的猎物捕猎光了,没有了猎物,不迁徙,就要饿死了。
这算是游耕部落了。
他们经常侵犯太溪国,原因就在这里。
战场这里,水草丰美,猎物众多,自然是他们理想的栖息地,他们自然想要占据这里。
虽然夷人的种植技术落后,但是因为日常狩猎活动更多,在战场上,他们的表现更为野蛮悍勇。
因此,虽然历次的战争,夷人的数量常常少于大虞国一方,但是依然能够相持着而没有发生溃败。
幸而太溪国有着大虞国这个强大的后盾,每次战争都能给予有力的支持,在人数上弥补了战力的不足。
如果没有大虞国的支持,仅凭太溪国本身的实力,是无法支撑下去的。
虽然太溪国人口和夷人部族的这个国,在人口数量上相当,甚至还胜上一筹,但是在战斗力上,依然是无法抵挡住夷人的侵犯。
最终的可能,要么太溪国被迫迁徙,远离此地,要么……消亡。
在工业革命之前,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这般的无奈,经常是野蛮落后的,打败文明先进的。
黄帝战蚩尤,周伐商,秦统六国,五胡乱华,元灭宋,清窃明,无不是如此。
夷人的这个核心部落,就是占据了一个类似战场这样的地方,才得以繁衍壮大。
猎物多,定居的时间就长。
定居的时间长,种植技术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这个核心部落,种植粟,已经学会用骨耜木耒翻耕土地了。
种植技术的提高,让食物的获取更加稳定,也就促进部落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文明的发展进程,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想必也是可以发展出一个辉煌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