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莳非常清楚,她们现在身处的是一个黄金年代,而这个时代的红利是难以复制的!
所以,她手里的钱虽然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但是,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用在了投资生财上。
鹏城、海城、泉城、京城等地的房产地皮,她都买入了不少。
而且,她还在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投资入股了。
莫莳手里的钱,向来分的很清楚。
她个人的、莫家村集体的,以及中医发展基金会的。
当初她从京城四大家那里搜刮来的,除了三分之一投入了中医发展基金会,剩下的都用来钱生钱了。
这些资金都是振兴和发展中医的底气。
当然,莳医馆赚的钱,莫莳也投了很多到中医发展基金会里……
木森想促成中医进校园,采用常规手段很难达成目的,但如果有金钱开路就又不同了。
莫莳的办法很粗暴,却也是最有效的。
砸钱!
华国当前的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偏远地区甚至连小学都没有。
如果中医发展基金会出资捐建一批小学,同时提出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增加一门中医基础普及课程,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正如莫莳猜测的一般,年后,木森的工作报告提交上去,卫生部这边是支持的,但材料转到教育部就卡住了。
已经正式接任卫生部一把手的方部长,直接带着木森以及两个中医发展基金会的人,拿着备用方案杀到了教育部。
“方部长,你们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中医进校园不是一两句话说说行的。
教材哪里来?师资力量哪里来?这都是要花钱的。
你也知道咱们华国现在穷啊,每年用在教育上的资金也有限……”
教育部的一把手一看到方部长就率先讲起了难处。
“要是教育部这边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别说中医课程进校园了,钢琴马术、君子六艺我都想给孩子们免费安排上!
可是,哎,方部长你懂的啊……”
方部长笑呵呵地指了指中医发展基金会的两个人,说道,“赵部长,我这次来,就是来给你送钱的~”
“啊?”
方部长给木森使了个眼色,木森把手里的一份文件打开,递给教育部部长,详细阐述了中医发展基金会的助学方案。
“……中医发展基金会第一批捐赠,计划出资一千万华元,捐建一百所山区小学。
附加条件就是,这一百所小学,要加入中医基础课程……”
有钱好办事,不到一年时间,各个偏远贫困山区里,一所所小学就拔地而起。
新建的小学和一般小学不同的一点就是,多了一门中医基础课。
这些小学里,有的小学中医课由其他课程的老师兼任,而有的小学则是当地的赤脚医生直接兼职授课。
山区的孩子们在认字识数的同时,还认识了很多草药,知道了很多常识医理。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山间很多不起眼的野草竟是一味味药材。
是可以卖钱的!
慢慢的,中医发展基金会捐赠的这些小学,不但教会了山区孩子们认识常见草药,懂得基本常识医理。
还给山区的百姓们带来了一条采摘野生草药的经济出路。
凰岭药厂牵头收购,各类野生的草药有多少收多少。
后来,中医发展基金会又捐建了第二批、第三批……更多的学校。